1930年上海滩的一个秋夜,杜月笙的大太太沈月英躺在血泊中,身边是双腿骨折的表哥傅方林。 两辆汽车刚刚撞击过这对私会的情人,司机已经逃逸。 这场看似意外的车祸,标志着上海滩最轰动的私情案正式爆发。 沈月英原本是黄金荣府中丫鬟的女儿。 1915年,黄金荣夫妇做媒,将15岁的沈月英嫁给杜月笙。婚后初期,杜月笙对这位美貌妻子颇为宠爱。 杜月笙事业腾飞后,先是纳了陈帼英为二房,接着又娶了孙佩豪、姚玉兰。 沈月英从独宠变成了被冷落的发妻。长期的孤独让沈月英开始接触鸦片,逐渐成瘾。 1929年夏天,沈月英收到表哥傅方林的来信。 傅方林早年家道殷实,与沈月英青梅竹马,曾有婚约。后来傅家败落,婚约告吹,沈月英才嫁入杜家。如今傅方林在南京经商失败,准备来上海谋生。 沈月英立即回信邀请表哥来沪。傅方林到达上海后,沈月英安排其住进法租界的一间公寓,每月提供生活费用。 名义上是照顾落魄亲戚,实际上两人很快旧情复燃。 最初的约会地点选在跑马场。沈月英每周三下午出现在包厢里,傅方林坐在普通观众席。 比赛期间,两人用眼神交流,散场后汇合。 秋天开始,约会地点转移到郊外小屋。沈月英让司机老王送到虹桥附近,然后步行前往。 傅方林总是提前到达,两人在小屋里度过整个下午。 杜月笙最初并未察觉异常。沈月英对外声称去朋友家打麻将,或者到庙里烧香。 杜月笙忙于帮务,也没有深究。转折点出现在1930年春节后。 侍女瑞兰注意到沈月英开始频繁更换衣服,出门前对着镜子打扮很久。 司机老王发现沈月英每次都在虹桥路口下车,步行离开几个小时后再回到原地。 老王跟踪过一次,看到沈月英进入独立小屋,里面还有男人身影。 瑞兰和老王将发现告诉了杜月笙的心腹。 消息传到杜月笙耳中后,杜月笙派人暗中调查。调查结果触目惊心:傅方林身份被查清,沈月英每月向其转账200块大洋,跟踪人员还拍摄到两人亲密照片。 杜月笙的怒火被彻底点燃,某个夜晚,沈月英回家发现杜月笙坐在客厅里,桌上摆放着偷拍照片。 沈月英意识到大祸临头,急忙赶到小屋催促傅方林离开上海。 傅方林拒绝了,认为杜月笙不敢公开处理此事。 1930年10月的一个下午,沈月英和傅方林离开小屋走到虹桥路口,两辆汽车突然撞向两人。 傅方林双腿骨折,沈月英只是轻微擦伤。 肇事车辆迅速逃离。傅方林被诊断为双腿粉碎性骨折,终身瘫痪。 沈月英被强制带回杜家大宅软禁。杜月笙切断了沈月英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安排住在后院房间,只有贴身丫鬟小翠可以接触。 每月生活费降到500块大洋,另外提供足量鸦片膏。 知情仆人遭到严厉处置。侍女瑞兰被卖到青楼,司机老王被刺瞎双眼后在杜家做杂工。 其他知情下人不是被赶走就是被调到外地。 傅方林出院后试图联系沈月英,但所有信件都石沉大海。 1931年春天,傅方林在公寓中服毒自杀。沈月英在软禁中度过了12年,1942年冬天因鸦片中毒并发症死去,年仅42岁。 杜月笙参加了沈月英的葬礼,甚至亲自为其选择了墓地。 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位深情丈夫对亡妻的最后关怀。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这场悲剧的真相。 上海外滩档案馆至今保存着,杜月笙在1930年11月下达的一份密令。 文件内容涉及"处理家务事"的具体安排,包括人员调动、资金划拨等细节。这份文件成为这起私情案的关键物证。 《杜月笙全传》记录了这起事件的大致经过,但将车祸描述为意外。 沈月英侄子在回忆录中提到表哥"某日突然失踪,从此音信全无"。 这些零散的史料拼凑出一个完整而残酷的复仇故事。 傅方林的尸体在公寓中被发现时,桌上还放着写给沈月英的最后一封信。 信中只有简单几句话:"月英,我等不到与你相见的那一天了。来世若有缘分,我们再做夫妻。" 这封信后来被杜月笙的人收走,沈月英直到死都不知道表哥已经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