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他临死前留下的遗命,是让杨仪马上率军撤退,但是以魏延为首的一些人,却认为应该继续进攻,因为司马懿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
只要继续坚持,就肯定能打赢,不能因为诸葛亮一人而耽误北伐大业……
临终托付 诸葛亮临死之前,他最放心不下的人,就是带兵打仗的魏延。
魏延仗着自己立过大功,在军中嚣张跋扈,有人愿意支持他,便加入了他的势力;也有人根本不理他,持中立态度;只有一个人想跟他作对,此人便是诸葛亮身边的长史杨仪。
杨仪和魏延都是奇才,他们两人一人主内,一人主外,定能护佑蜀汉。但是两人的关系如同水火一般不容,一见面就要掐架。
就算不会真打起来,两人也会在嘴上斗几句,诸葛亮为此很是烦恼,甚至曾写过一篇教育他们俩的文章,但是两人都没看懂。
诸葛亮去世时,他的床边仅有杨仪、姜维、费祎三人,他必须选出一个领头人,而这个领头之人,也只能是杨仪。
姜维是诸葛亮的弟子,诸葛亮得避嫌,因此姜维不能被委以重任。
至于费祎,他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因此不能负责统军大事。
诸葛亮也不是神仙,他也不能未卜先知。他在病床上躺了这么久,根本就不知道魏延在干什么,也不知道魏延的想法。
我们姑且认为,魏延作为蜀汉最后的大将,他也是诸葛亮的托付人选之一,但是诸葛亮并未将统军的权力传给他。
其实并不是因为诸葛亮怀疑魏延,是因为魏延自己太懒了。
诸葛亮就在那里躺着,说句不好听的,他随时都有可能去世,魏延为什么不去诸葛亮身边守着,难道诸葛亮是不让他进门吗?
显然不可能,如果魏延还在诸葛亮面前,诸葛亮可能还会犹豫一下,但是他不在。
就算诸葛亮当着杨仪和众人的面,将统兵大权交给魏延,诸葛亮这句话也不一定就能被魏延知道。
诸葛亮不会这么天真地认为,身边这三人就没有一点私心,秦始皇传位诏书的例子就摆在那里,只要诏书一改,马上就要变天。
诸葛亮甚至写不了诏书,只能是口头说一说,这比诏书还不靠谱。
因此,诸葛亮当时只能选择杨仪,他要是愿意就痛痛快快地选,他要是不愿意,那也没办法,只能憋屈地选。
诸葛亮倒是没有选错,杨仪按照命令,马上开始准备撤兵事宜,并且留下魏延断后。
关键情报 杨仪颁布军令后,蜀军各部纷纷拔营,准备撤走,唯独魏延他们没动静。
姜维他们不知道魏延想干啥,于是便派费祎去魏延那里打探一下情报。
在这些人中,费祎看起来是最不起眼的那一个,他没有担任什么大的官职,也没有被委以重任,看起来就像是个跟班。
但其实费祎才是诸葛亮留下的一张“王牌”,正是由于费祎比较低调,所以诸葛亮才给他安排了只有他才能完成的任务。
至于费祎的任务是什么,你看下去就知道了。
而魏延这边,正在回味自己之前做的一个奇怪的梦,他梦到自己的头上长了犄角。
魏延不知道这预示着什么,于是便请来了一个懂行的人,让他来给自己解梦。
来人名叫赵直,也算是解梦的行家了,他告诉魏延,古代神兽麒麟的头上也有角,因此人梦到自己长角是好事,做了这个梦之后,马上就要发达了。
魏延非常高兴,客客气气地将赵直送走了,但是出了门之后,赵直却变了脸。
他对自己身边的侍从说:“角,乃刀下之用,在头上用刀,此乃大凶之兆。”
赵直之所以不跟魏延明说,就是担心魏延得知此解后会杀人灭口。与其被杀,还不如扯谎骗过魏延。
魏延正在帐中得意之际,费祎骑着马来了,他装作与魏延闲谈的样子,套取了魏延的真实想法。
现如今诸葛亮已死,魏延认为自己才是复兴大汉的天命之子,因此他打算抗命不遵,带着军队对抗魏军。
而且他依然看不起杨仪,还说自己绝对不会被杨仪匹夫指挥。
费祎听完之后很是无奈,诸葛亮生前曾留下遗言,如果魏延不打算撤退,那么蜀军大部队就可以丢下他直接撤走。
就现在这个状况,费祎觉得已经可以这么干了,但是他在魏延帐内,不太好直接离开。
为了尽快逃离,费祎对魏延说:“我现在马上回去,将您的想法告诉杨长史。杨长史是个文官,他不懂打仗,相信他一定会让您来做主。”
魏延信以为真,就这么放走了费祎。费祎骑上马狂奔,魏延反应过来的时候,费祎已经跑远了。
魏延这智商真的不行,这种水平的人去跟司马懿打,肯定是有去无回。
费祎回去之后,将魏延的想法一说,杨仪和姜维马上便放弃了魏延,带领大军开始后撤。
之后的事情就都知道了,魏延和杨仪两人依然不愿意合作,马岱只好去杀了魏延,杨仪又下令将魏延夷灭三族。
一个暗探 魏延被杀后,蜀汉的军功集团便没有了主心骨,再加上蜀汉不再北伐,这些武将也没有了用武之地。
他们在朝上的地位一落千丈,再也无法掀起什么波浪。
虽说武将这边被压住了,但是以杨仪为代表的文臣那边倒是越来越猖狂。
不过诸葛亮只是给了杨仪率军返回的权力,并没有真的让他统军。刘禅身边最受信任的人,其实是蒋琬。
蒋琬也是诸葛亮临终前选定的继承人,蜀汉有他当丞相,也能过得下去。但是杨仪一直对他不服不忿,他认为丞相那个位置应该是自己的。
因此,杨仪屡次反驳蒋琬,故意给蒋琬捣乱,而且他还仗着自己资历老,功劳多,试图压蒋琬一头,将丞相之位抢过来。
蒋琬作为诸葛亮的继承人,他也不是吃素的,杨仪这么不支持他的工作,他也就不再给杨仪留面子了。
蒋琬处处给杨仪下绊子,使得杨仪应接不暇,在朝上过得十分煎熬。
而费祎一直跟在他身边,像是杨仪的忠心小跟班。
但是有一天,杨仪实在是忍不住了,在向费祎诉苦的时候,说了一些不忠心的话,而这些话立马就被费祎告发了。
蒋琬拿到杨仪的把柄之后,马上就将他流放了,但是被流放的杨仪依然不知悔改,他还是上书指责朝廷。
气得刘禅又把他抓了回来,关进了大牢。
最终,杨仪在牢中自尽,不过他比魏延还好一些,至少他的家人活了下来。
诸葛亮交给费祎的任务,其实就是盯着魏延和杨仪,只要他们有不臣之心,马上就上报朝廷,将这两人解决。
由于费祎比较低调,因此他是最适合这个任务的人。也正因为他出色完成了任务,蜀汉在蒋琬时期开始长达十多年的休养生息,蜀汉国祚因此延长了二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