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铜陵:小卡片托起大民生

铜陵新闻网—铜陵日报讯5月24日,市民杜女士像往常一样走进公交车厢。她掏出第三代社保卡,轻触刷卡机,“滴”的一声便完成支付。这张卡片,不仅是她日常出行的“好帮手”,更陪伴她领略过杭州西湖的晨光、南京夫子庙的夜景。回想几年前,她的钱包里还塞满医保卡、公交卡、借阅证和不同银行的卡片,如今一卡多用的便捷,让她感慨万千。

这张小小的社保卡,承载着铜陵市打造智慧城市的民生承诺——“申领一次办成、数据一网归集、服务一卡畅行”。截至2025年5月,铜陵市持有社保卡133.87万人,其中108.8万张是第三代社保卡,电子社保卡签发率92.3%,签发率在全省排名第5。这些数字的背后,是192项服务的“一卡通行”,是450万条数据的破壁融合。

申领一次办成:创新服务的温暖触达

“咚咚!”清脆的敲门声在万泰·翡翠城兰馨苑12栋响起。87岁的陈宜娴奶奶打开门,看见中国银行开发区支行工作人员王婷婷和胡显梅正举着便携制卡设备微笑说:“奶奶,我们来给您办三代卡啦!”在家中完成了拍照、激活全流程后,陈宜娴奶奶感慨:“由于腰疼不能出门办卡,打个电话就有人来了,现在的服务真是办到老百姓心窝里了。”

这场“卡片革命”始于申领环节的创新。我市建立社保卡申领“线上+线下+特殊群体”三维服务体系。线上,皖事通APP开辟社保卡“云”柜台,让身处异地市民体验“刷脸即办”;线下,229个银行网点变身“智慧卡站”,241台即时制卡机实现办卡“立等可取”,最快3分钟出卡。

“我在上海带孙子,没想到通过手机就能办社保卡。”在沪定居的铜陵人洪女士,通过“跨省通办”模块上传材料,仅用15分钟就完成办理。

针对行动不便群体,铜陵市各办卡银行拓展便民服务,组建“流动制卡队”,携带设备上门服务。截至目前,铜陵市“流动制卡队”已为0.15万名特殊群体提供服务。

数据一网归集:打破壁垒的全域融通

在市图书馆,读者余先生用社保卡借阅书籍;傍晚,他在犁桥水镇扫码入园,文旅消费数据实时汇入“一卡通”平台——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是26个部门、8大系统数据的深度融合。

2021年,市人社局联合各部门成立专班,在市直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仅用3个月就打通医保、交通、文旅等关键数据接口。负责平台建设的方亚运比喻:“这就像拼一幅1000片的拼图,每一片都要严丝合缝。”如今,持卡人在全国各地可直接刷公交、享医保,真正实现“同城待遇”。

这种数据融通催生了诸多便利:在医院,社保卡实现挂号、缴费、取药全程无纸化;在图书馆,一卡完成自助借阅;外地人在铜陵乘公交可享优惠,铜陵市民在异地也能畅行无阻……

黄山市职工康先生在铜陵就医时,通过工伤保险异地联网系统实时报销1.6万元,免去了往返奔波之苦,“以前为报销要跑三四趟,现在在医院刷卡就能办。”

在数据安全方面,“电子社保卡”系统采用动态密码+区块链存证的双重防护,在千万次使用中始终保持零事故。“动态密码防黑客,区块链存证防篡改,既安全又可靠,让百姓用得更放心!”方亚运说道。

服务一卡畅行:生态融合的价值跃升

“这张卡让我真正成为‘铜陵通’!出门不需要再带护照和各种卡了……”在铜陵学院任教的阿根廷教师索菲亚手持外籍人士社保卡,体验着“一卡搞定”出行、购物、医保的便利。

铜陵市在全省率先推出外籍人士社保卡,为在铜工作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服务创新的浪潮并未止步,当外籍友人感叹于“一卡畅行”的便捷时,铜陵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里,一场同样让人欣喜的改变也在悄然发生。

计算机教室门前,学生们用社保卡轻轻一刷,门自动打开。“以前带校园卡、社保卡、银行卡、图书证很麻烦,现在实现宿舍、教学楼、实验室门禁、图书馆借阅‘一卡通行’,我们太喜欢了。”该校24级计算机应用技术4班学生王俊笑着说。

更深远的影响发生在乡村。在义安区水龙村,农民方建民用社保卡领取种粮补贴,“以前要拿存折去银行排队查询,现在钱直接打到卡里,手机上还能实时查明细。”数据显示,今年全市通过社保卡发放的惠民资金达2.39亿元,惠及9.8万人,真正实现“资金直达、补贴到人”。

从校园到乡村,社保卡“一卡通”的便民触角不断延伸,不仅重塑了校园生活与民生补贴的领取模式,更在城市消费场景中编织出一张普惠网络:铜陵市11个文化场馆、犁桥水镇景区支持持卡参观;联合11家银行推出交通出行、酒店住宿、美食餐饮、景区门票等优惠服务……惠民活动参与人次累计6.4万人次,优惠金额48.3万元,带动消费400多万元。

未来展望:从智慧治理到智慧城市

在市人社局信息数据中心,电子屏实时跳动着社保卡使用数据:日均刷卡2万次,异地就医主要流向上海、南京……这些数据正转化为城市治理的“智慧密码”。通过分析用卡轨迹发现,公交优惠服务深受工薪阶层欢迎,仅“皖美约惠长三角”活动期间,就有9.8万人次享受18万多元优惠。

展望未来,铜陵市正谋划“一卡通”便民服务升级版:聚焦市民身边的“关键小事”和高频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一卡通”应用场景;深化长三角区域合作,优化完善长三角“一卡通”服务目录,推出更多跨区域“同城待遇”;推动模式创新,优化办事体验,推进“一网通办”,实现人社服务“应上尽上、全程网办”。正如市人社局信息中心主任胡成峰所说:“我们不仅要让社保卡成为便民工具,更要让社保卡成为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让每一次刷卡都传递民生温度。”(李莉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