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刚到河内,就以南海挑拨中越关系,结果却没得逞 最近法国总统马克龙刚跟中国通完电话,转头就火急火燎往越南跑,一待就是6天,光在河内就耗了3天。 要知道,这可是他当总统以来头回访问越南,行程安排得这么“偏心”,背后肯定有猫腻。 马克龙这次来越南,带了三个“重点合作领域”,表面上看是“互利共赢”,仔细琢磨全是门道。 马克龙本以为自己抛出“南海议题”,越南会跟着起哄,没想到当场被“打脸”。越南领导人梁强和在场官员没有任何回应,反而反复强调经贸合作才是两国关系的支柱,意思很明确:只谈生意,别的免谈。 其实越南一直奉行“竹子外交”,坚持不选边站,和各国都合作,但绝不让外部势力干涉内政,越南曾被法国殖民,又经历过美国发动的战争,对西方的手段很清楚。 现在越南和中国虽在南海有争议,但整体关系“斗而不破”,经贸合作更是无法割舍,2023年中越贸易额突破2300亿美元,相比之下法国和越南的经贸规模小得多。 所以越南心里明白,和法国搞些技术合作、买点飞机可以,但要是跟着反华,就是断自己财路。 更有意思的是,越南近期还在加强和中国的安全合作,由于美国政策多变,尤其是特朗普上台后亚太局势更不稳定,越南觉得依靠中国比依靠美国更靠谱。 印巴空战后,越南军方还去马来西亚航展考察中国的歼-10CE、FC-31战机,未来不排除采购中国武器,毕竟俄式装备逐渐落后。 马克龙说要给东南亚提供“第三选择”,本质上是法国自己在找发展出路。法国在欧盟内被德国压制,在国际上又被中美“边缘化”,只能来东南亚刷存在感。 但东南亚国家早已不是任人摆布的殖民地,更看重实际利益,而非意识形态,中国在东南亚修路、建港、投资,带动大家发展,RCEP生效后,中国和东盟贸易额不断攀升2024年快突破万亿美元。 反观法国,嘴上说尊重主权,但在基建投资、风险承担上远不如中国。 其实法国所谓的“第三道路”很难行得通,法国想在东南亚立足,却还带着过去殖民者的心态,想靠政治手段获取利益,却不愿投入实际资源。 现在都2025年了,还想用冷战思维搞地缘政治,明显不符合时代发展。东南亚国家想要的是和平稳定和发展,中国倡导的合作共赢才是正确方向。 法国如果不改变策略,多做实事,少玩套路,就算频繁来东南亚,最后也只能看着中国和东盟越走越近,自己沦为边缘角色。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