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36年,一位老大娘上山采野果。突然发现一大群苍蝇,在草丛上“嗡嗡嗡”盘旋,她

1936年,一位老大娘上山采野果。突然发现一大群苍蝇,在草丛上“嗡嗡嗡”盘旋,她没在意。哪料,此时草丛里发出沙沙声,还伸出一只手来。大娘一个激灵,她壮胆拔开草丛,却看到一个浑身是血的红军战士。 梁从学,1903年5月21日生于安徽六安县晏公庙的一个穷苦人家。家里一贫如洗,父母早早去世,他九岁就给地主放牛,风里来雨里去,小小年纪就尝遍生活的苦。长大后,他在当地学了酿黄酒和做挂面的手艺,勉强糊口。这些经历让他对穷人的苦难感同身受,也让他对不公的社会充满愤怒。后来,革命的火苗烧到安徽,他的心也被点燃了。 1929年,安徽的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梁从学加入了当地的农民协会,第一次听到为穷人翻身做主的主张。同年10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革命路。1930年9月,他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成了六安县红军独立团一营二连的排长。他个子瘦小但干劲十足,打仗时总冲在前头,很快就当上了党支部书记,带着战友们出生入死。 在鄂豫皖苏区,他跟着部队打了第一次、第二次、第四次反“围剿”,还参加了苏家埠、商潢等硬仗。他指挥起来有板有眼,带着队伍冲破敌人防线,战功不少。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西征,他护送部队过平汉铁路时被子弹擦伤,血流了一地,只能留在后方养伤。1933年1月伤好后,他又回到队伍,先后干过红28军244团一营三连副连长、连长,后来升到红82师246团当营长。 1933年10月,他被提拔为新28军第82师师长,又调到红25军第74师当师长,带兵打了火炮岭、葛藤山、凌云寺、长岭岗等仗。1934年11月,红25军长征,他留下来在鄂豫皖边区搞游击战,干过独立团副团长、红28军244团团长。三年游击战,他带着队伍在敌后东奔西跑,偷袭敌人,保住根据地,硬是把革命的火种留了下来。 1936年,梁从学带着队伍执行一项秘密任务。那天晚上,大雨瓢泼,山路泥泞不堪。他们埋伏在山里,准备伏击敌人。可敌人的探照灯突然亮起,枪声响成一片。梁从学为了让战友撤退,自己跳出来吸引火力,结果左胸中了一枪,摔倒在地,血流不止。战友们没办法带他走,只能把他藏在路边草丛里,希望能回头救他。可他伤口感染,情况越来越糟,昏迷中几乎没了气息。 第二天早上,一位老大娘背着竹篓上山采野果。她走得慢,眼睛盯着地上的草丛找果子。走到一片草丛时,她听见动静,抬头一看,一群苍蝇在上面盘旋,还伸出一只血手。她吓了一跳,但没跑开,反而壮着胆子拨开草丛,发现一个满身是血的红军战士躺在那儿,气息微弱,衣服上还有红星标志。 老大娘二话不说,决定救人。她费劲地把梁从学背下山,回到自家小屋。她拿草药给他敷伤口,用布条止血,还小心清理烂肉和虫子。她没啥医术,但凭着一股子心意,每天熬粥喂他。几天后,梁从学终于缓了过来,能睁眼了。他感激得不得了,硬撑着身子要谢她。老大娘却说,红军是为穷人打仗的,救他是应该的。 养好伤后,梁从学回到部队,继续干革命。抗日战争爆发,他加入新四军,当了第四支队游击纵队纵队长,开辟淮南津浦路西的抗日根据地。1941年皖南事变后,他升任新四军第二师第四旅旅长,指挥金牛山、大桥等战斗,带着队伍冲破敌人封锁,护住根据地。他打仗沉稳,总能在关键时候翻盘。 抗战胜利后,解放战争打响,他当了淮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江淮军区副司令员,参与豫东、济南、淮海等战役。他亲自指挥胡集、孙集战斗,带人砸铁路,断敌补给。1949年,他当上皖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负责渡江战役的修桥铺路,带着民工连夜干活,确保大军过江。 1950年,他升任皖北军区司令员,带兵剿匪,扫清大别山的土匪窝。他跑去金寨、岳西指挥作战,把地方治安弄得稳稳当当。1957年,他调到江苏军区当副司令员,管训练和后勤,直到1964年退下来。他一辈子受了13次伤,1955年拿了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退下来后,梁从学住在南京,日子过得简单。他常去学校讲革命故事,给年轻人鼓劲。他一直惦记着救他的老大娘,特意请她去北京看国庆典礼,见面时紧紧握着她的手谢恩。他还帮过不少战友和烈士家属,大家都敬他。1973年4月7日,他在南京去世,活了70岁。追悼会上,战友和亲人挤满了场子,他的墓碑上写着“革命战士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