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古巴送给丘吉尔一柜子雪茄,英国政府不放心,拿出47支送到军情五处检查,其中有三支发现异物,给2只老鼠注射和吸食后,均死亡。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提起“温斯顿·丘吉尔,”人们脑海中浮现的除了他标志性的“V”字手势和振奋人心的演讲,恐怕就是他几乎从不离手的雪茄了。 据说他一生抽掉了至少25万根雪茄,这玩意儿俨然成了他个人形象的一部分,不过,这小小的雪茄,也曾一度掀起轩然大波,甚至关乎生死。 而丘吉尔并非天生就与雪茄形影不离,他的童年,跟人们想象中的贵族生活相比差得很远,虽说出生在显赫的马尔巴罗公爵家族,父亲是名噪一时的政治家,母亲则忙于穿梭社交场合。 但小丘吉尔从小很少感受到家的温暖,父母的缺席,让他早早被送进了寄宿学校,这种缺少关爱的童年,塑造了丘吉尔有些叛逆的性格,时常让父母觉得他“不成器”。 然而,或许也正是这份叛逆和孤独,锤炼了他日后那股不屈不挠的劲头,从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骑兵专业毕业,他当上了骑兵中尉,却很快发现军旅生涯并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方向。 于是,他跑到古巴当起了战地记者,亲历战争的残酷,也正是在古巴,21岁的丘吉尔第一次尝到了雪茄的滋味,并渐渐迷上了这个能带来片刻安宁的小东西。 伴随着二战的阴云笼罩整个欧洲,1939年,丘吉尔被任命为海军大臣,不久,由于英德战事失利,首相“张伯伦”引咎辞职,在这危急关头,丘吉尔临危受命,先是代理首相,最终正式成为战时首相。 在战争的巨大压力和血腥残酷之下,让丘吉尔对雪茄的依赖达到了顶峰,对他来说,雪茄更像是一种精神慰藉。 在无数个需要艰难决策的夜晚,正是雪茄的烟雾缭绕,陪伴着他,让他觉得自己依然“活着”,在二战期间,他平均每天要抽掉10到15根雪茄。 正因为丘吉尔对雪茄的痴迷人尽皆知,当古巴国家烟草委员会在1941年3月27日送来那份装在精美红木柜子里的2400支顶级雪茄时,一场风波也随之而来。 对丘吉尔而言,这无疑是份厚礼,可是,他的私人秘书科尔维尔却忧心忡忡,生怕这些雪茄里头藏着什么猫腻,毕竟是战争时期,任何来自他国的馈赠都可能暗藏杀机。 于是,丘吉尔的好友“布拉肯”建议还是抽样检查一下更稳妥,在这其中拿出47支雪茄被秘密送到了英国军情五处,交由林奇博士负责检测。 结果,其中三支雪茄里,林奇博士发现了些细小的异物,昆虫粪便、生玉米淀粉,甚至还有老鼠屎,更糟糕的是,林奇博士用这些雪茄的提取物给两只老鼠注射和吸食后,两只小老鼠没过一会便没了生命。 然而,林奇博士没有就此打住,他对死掉的老鼠进行了仔细的解剖和分析,结果让人哭笑不得:这两只老鼠的死,跟雪茄本身并没有直接关系! 而那三支雪茄里所谓的“异物”,只是当时雪茄制作工艺不够精良的产物,雪茄本身,并不含致命毒素,这场“雪茄暗杀”的疑云,最终被证明是虚惊一场。 当林奇博士将调查结果汇报给丘吉尔时,才发现这位胆大的首相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开始享用这些古巴雪茄,他不仅自己抽,还将这些雪茄分发给了国防委员会的其他成员。 幸运的是,雪茄确实没问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丘吉尔这种近乎“以身试毒”的举动,既反映了他对雪茄深入骨髓的喜爱,也显示了他临危不惧的胆识和自信。 不过,这场雪茄风波背后,还牵扯着一段略显尴尬的事情,这批雪茄是在1941年8月,由古巴使团访问英国时特意带来的,而古巴方面对这次访问寄予厚望,希望通过这份厚礼增进与英国的关系,博得丘吉尔的好感。 然而,他们的热情似乎并没有得到对等的回应,更让古巴使团感到恼火的是,他们带来的这批雪茄,竟然还需要他们自己掏腰包支付高昂的海关费用。 丘吉尔对这份“大礼”的回应,也仅仅是一封手写的感谢信,外加一张附有亲笔签名的照片,面对这种敷衍的态度,无疑让远道而来的古巴使团感到失望和寒心。 而英国情报部门对这批雪茄的“恶意揣测”,更是让古巴方面的一片好心蒙上了一层阴影,他们私下进行的检测,虽说证明雪茄无毒,但也折射出当时紧张的国际局势下,英国方面的高度警惕。 当检测结果上报给丘吉尔时,他对此也感到惊讶,毕竟他完全不知情,但他并没有因此责怪手下,说到底,他们的初衷也是为了他的人身安全。 就这样,一盒雪茄,不仅串起了丘吉尔的个人癖好与生死考验,也映照出二战时期诡谲的国际关系和外交舞台上的微妙博弈,它既是个人传奇的点缀,也是时代风云的缩影,而丘吉尔与雪茄的故事,远不止于此。 【信源】参考文献《星期日泰晤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