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月初,蒋介石对侍从室主任钱大钧产生了怀疑,认为他在“西安事变”中知情不报。钱大钧撕开上衣,露出前胸的伤口,这才打消了蒋介石的猜忌。
钱大钧生于1893年,是江苏省吴县人。他长期随侍蒋介石,亲历了许多历史事件。钱大钧在日记中记录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对于研究近代中国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他的儿子为完成父亲心愿,将其一生中四十多本日记整理成册,成为历史学家的重要参考资料。
日记中记录道,钱大钧早年曾在黄埔军校断断续续地就学,后留学日本,回国后加入了国民政府。他曾任上海警备司令、保定行营主任、侍从室主任等要职,是蒋介石的亲信之一。
初时,蒋介石还对钱大钧大加提携,乐于发挥他的行政才华和经营手腕。
然而,红红火火的升迁终于在1936年“西安事变”后被冷水泼净,蒋介石对钱大钧的信任一落千丈。
就在开头这场质问的一个月前,蒋介石正在北方领导一场针对中国共产党的军事行动。而他的部队正面临着巨大的阻力,士气低落。
更令蒋介石受挫的是,两名国民党将军张学良和杨虎城竟然在西安发动了一场反蒋政变。
他们要求蒋介石停止反对中国共产党的运动,形成统一战线,对抗已经占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日本侵略者。
这一事件引起了中国国内的轩然大波。在会谈中,蒋介石表现得非常强硬,拒绝了张学良和杨虎城的要求。
然而,他被这两位将军扣为人质,关押了数日。无奈之下,蒋介石不得不接受他们的政治要求,同意停止反共运动。
在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钱大钧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为蒋介石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建议,西安事变中也陪伴其左右。
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对钱大钧产生了怀疑。他认为,钱大钧极有可能与张学良和杨虎城有联系,帮助他们实现了要求,于是旁敲侧击地向钱大钧询问他是否知道此事。
钱大钧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的情况,并解释说事发之时自己完全不知情。
可是蒋介石并不相信他,他下令对钱大钧进行严密的调查。可巧的是,在西安事变前一天,钱大钧曾经调走了蒋介石乘坐火车的机车头。得知消息后,蒋介石勃然色变,逼问他这一举动是否是和旁人串通好的。
钱大钧叫苦不迭。事发前一天,张学良确实告诉过他,“蒋委员长的火车机车头出了些故障,需要维修。”当时他直接依照张学良所言,将机车头调去检修了。不曾料想,这是一个别有用心的陷阱。
他有口难辩,只得脱下了上衣,露出了前胸的伤口。这个伤口正是钱大钧在西安事变中所受的伤。事变当晚,钱大钧驻扎西安的华清池,正在蒋介石的身边提供保护。
突然,他被一颗流弹击中。子弹当即正中钱大钧的胸口,险些伤到内脏。幸亏抢救及时,钱大钧才捡回一条命。
看着钱大钧的伤口,蒋介石一时语塞。事后,蒋介石虽然不予追讨,但也彻底吸取了教训,再未像以往一般信任他。
蒋介石将侍卫长的职务更换为王世和,显见他对钱大钧的不满。虽然钱大钧本人清者自清,此时两人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
钱大钧悬于蒋介石信任之下,随着对方的不满和失望不断加深,他的权位和影响力也不断下降。抗战爆发后,钱大钧又被调任为航空委员会主任。但他的职业生涯并不顺利,事实上,钱大钧的权力还被降级了。
任内,钱大钧参与过对日宣传战,但一年后爆出贪污丑闻,再次被撤职查办。
抗战胜利后,钱大钧被任命为上海市长。但他再次沉溺于财利,挥金如土。蒋介石对其感到非常头疼,对钱大钧的状告铺天盖地飞来,大部分报告是指控他贪污腐败。自此以后,蒋介石彻底对钱大钧丧失信任,后来将其撤职,再也没有任以重用过。
在日记中,钱大钧称,自声名鹊起后,自己就时常受到旁人诬蔑,贪污受贿一事实属作伪。但一家之言难以作数,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自有后人定夺。
至此,可以肯定地说,蒋介石对钱大钧的看法从信任→怀疑→彻底失望,而钱大钧自己在最后的权位上挣扎,也显得越来越行与言谬,最终难逃政治上弃卒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