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这是又援助出来一个白眼狼?这个国家欺负到中国头上来了!现代版“农夫与蛇”。 5月

这是又援助出来一个白眼狼?这个国家欺负到中国头上来了!现代版“农夫与蛇”。 5月23日,尼日尔军政府突然对中国石油和中国天然气集团下达最后通牒,要求所有中方员工在5月31日前撤离! 这事儿一出,大家都懵了:中国在尼日尔苦心经营22年,帮他们建油田、修管道、盖炼油厂,结果换来的却是一纸驱逐令? 想当初,西方石油公司因尼日尔贫乱而撤离,中国石油却逆流而上,于撒哈拉沙漠50℃高温下凿出阿加德姆油田,且耗时五年建成日产6万桶的津德尔炼油厂。 更厉害的是,中国还主导修建了连接尼日尔与贝宁的跨国原油管道,让这个内陆国的石油得以走向世界。 这些项目可不是简单的挖油卖油,中国石油在尼日尔推行“技术+产业”双轮驱动模式:在油田周边建起职业技术学校,培养本地技工;在炼油厂配套化肥厂,把石油副产品变成农业肥料; 数据显示,中企入驻后,尼日尔石油产业本地化率从不足5%提升至18%,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2万个。 然而就在2023年尼日尔政变后,新上台的军政府打出“资源主权”大旗,先是以“薪资不平等”为由驱逐三名中国高管,随后查封炼油厂账户、吊销中资酒店执照。 今年3月,军政府更是上演“借钱不还”的闹剧:2024年3月向中石油借款4亿美元,承诺用石油收入偿还,到期后却反咬一口,要求将原油分成比例从15%猛增至30%,否则就追加1.3亿美元“追缴税款”。 就在驱逐令发布当天,尼日尔石油部长还公开表示“希望继续与中方合作”,这种“既要又要”的嘴脸,堪称国际合作中的奇葩。 尼日尔真是把“农夫与蛇”的戏码演活了!中国企业在撒哈拉沙漠里埋头苦干22年,帮他们把石油从地下挖出来,把产业链建起来,结果换来的却是一纸驱逐令,这操作,比白眼狼还白眼狼! 尼日尔敢这么干,背后肯定有大国撑腰,法国盯着他们的铀矿,俄罗斯瓦格纳集团也在西非活动,美国更是想插一脚,但咱们中国也不是吃素的! 中尼之间有《中非投资保护协定》,咱们可以依据条款要求赔偿,冻结他们的海外资产,同时,咱们也得用硬手段施压,比如暂停尼日尔-贝宁铁路项目的贷款,限制他们的原油出口。 以后签订合同,务必要增添政治风险条款,最好令其以油田、铀矿作抵押,同时,我们必须强化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莫要让“农夫与蛇”的悲剧再度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