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越南,一名身材娇小的北越女子,正蹲在草丛里小解。640米外,一支狙击枪悄悄瞄准了她。一声枪响,女子应声倒地。 1960年代的越南丛林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暗处悄然展开,美国海军陆战队狙击手卡罗斯·海斯卡克,因总在帽檐别着一根白色羽毛,被北越士兵称为“白羽毛”。 他的故事,从美国南方的穷小子到越战传奇,至今仍被军事爱好者津津乐道。 卡罗斯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盖尔泉,父母离婚后跟着祖母生活,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他从小扛着父亲留下的毛瑟枪进山打猎,兔子、松鼠成了餐桌上的荤腥。 同龄孩子玩弹弓打鸟时,他的枪法已能在百米外击中树干上的钉子,17岁生日当天,他拿着母亲签字的同意书参军,成了海军陆战队新兵。 射击训练场上,别人还在瞄靶子,他闭着眼都能打中十环,1965年,23岁的他在俄亥俄州派里营的温布尔登杯射击赛上夺冠,用一支普通步枪击中1000码外的目标,创下纪录,但领奖台还没捂热,他就被派往越南。 刚到越南时,卡罗斯只是个普通宪兵,整天在基地查证件,直到1966年,美军急需组建狙击手部队对付神出鬼没的越共游击队。 凭着射击冠军的头衔,他被调入狙击小组,领到一把温彻斯特M70狙击步枪,这把枪后来成了他的“老伙计”,枪托上刻着93道划痕,每道代表一条被官方确认的击杀记录。 他独创的“早晚狙击法”让越军胆寒,清晨敌军刚起床抽烟放松,傍晚士兵疲惫归巢,这两个时段人的警惕性最差。 为了隐藏行踪,他给迷彩服缝上碎布条,帽檐永远别着白羽毛,北越士兵传言:“白羽毛出现的地方,死神就在树上盯着你。” 1967年旱季,卡罗斯接到任务:狙杀一名北越将军,这片区域布满地雷和巡逻队,他像蛇一样贴着地面爬行,四天三夜只挪动了两公里。 途中差点踩到地雷,还和一条毒蛇对视了十分钟,最终他趴在将军指挥部700米外的烂泥地里,看着目标伸懒腰时扣动扳机。 子弹穿透心脏的瞬间,整个营地炸了锅,而他顺着来时的路线,又爬了三天三夜撤回美军阵地。 这次任务后,北越悬赏3万美元买他的人头,相当于现在50万美元,有次他发现瞄准镜反光,一枪打穿对方狙击手的望远镜,子弹从眼窝钻进脑壳。 1969年的溪山战役成了他军旅生涯的重要时刻,乘坐的装甲车触雷爆炸时,他浑身着火仍从车厢里拖出七个战友,自己全身90%烧伤,43%是三度烧伤。 十三次植皮手术后,他再也不能握稳狙击枪,部队要给他颁银星勋章,他摇头说:“换谁在场都会这么做。”直到1996年,他才接受这份迟来27年的荣誉。 退役后他患上多发性硬化症,双手抖得端不住水杯,却坚持在海军陆战队狙击学校当教官,学生回忆:“他教我们闻风辨位,说树叶晃动的幅度能算出风速。” 1999年2月,57岁的他在病床上咽下最后一口气,葬仪上摆着他最爱的M2重机枪——那把被他改装后能在2500码杀敌的“老伙计”。 故事开头提到的丛林狙杀,发生在岘港55号高地,北越“女阿帕奇”狙击队专门虐杀美军俘虏,用阉割、剥皮等手段震慑对手。 卡罗斯带着观测员蹲守半个月,终于发现五人小队,当领头的女人蹲下解手时,他通过动作细节锁定目标,640米外一枪毙命,后来从尸体搜出的笔记本证实,这个女人正是虐杀37名美军的狙击队长。 参考资料: 《越南传奇女狙击手 蹲姿如厕露馅》 《越南狙击手卡罗斯如何击倒“阿帕奇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