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望京博格(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2ff44cfde5a51e10a1388386d8eaaa3.jpg)
昨天美女网友用DeepSeek探索我,还把截图发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59fbb040a83f89caa863dad59dc2725.png)
“风险提示与避坑指南:
多次警示私募债基的高风险性(如净值虚高、流动性差),并揭露高收益策略的潜在陷阱,强调普通投资者应优先选择公募基金。
职场与投资哲学分享:
结合自身经历,探讨金融从业者的转型路径、创业心得(如“人生没有抱怨和后悔”),并通过自嘲式表达(如“外卖帽”比喻低谷期)传递投资心态管理的重要性 ”
说实在的,我觉得DeepSeek对博格的评价还是很中肯的。索性我也去DeepSeek探索一下我自己。
看着看着就感觉不对劲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8d617516e6d89b3e226cefaa56f69c3.png)
她竟然说:
博格有知识付费,网课单价999元,一年营收预计500万元。
博格出版收益,年版税收入约50万元,强化IP专业形象。
可是我真的没有网课,更没有一年500万营收。虽然有一点出版收益,但是现在书很难卖,一年版税收益不到5000块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11907edde971691f1e8d57b6821a7dd.jpg)
当你想继续跟DeepSeek理论的时候,她就显示:
“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
无论如何,现在使用DeepSeek这样AI大模型的人越来越多,“服务器繁忙”说明需要更多的算力,所以未来芯片行业,尤其是国产大芯片的潜力无限。
另外,创新药“DeepSeek”时刻也要来了。在投资角度有什么指数含有的“芯片”与“创新药”最多呢?
答案就是:科创综合指数(000680)
跟踪该指数的科创综指ETF易方达(认购589803,交易589800),2月17日开始募集了。
我还特意看了,这个产品的费率是管理费0.15%,托管费0.05%,妥妥的最低费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719c1cbb4f16c0ce108622248bf8574.png)
科创综合指数中:
电子(芯片)占比43.9%,涵盖中芯国际、海光信息这样的芯片龙头;
生物医药占比15.1%,涵盖百济神州这样的创新药龙头;
除此之外,还覆盖电力设备(新能源)、机械设备(机器人)、计算机(AI应用)与国防军工(低空经济)方面的创新龙头。
已经很热门且涨幅不错的芯片博格就不多说,说说最近加仓的创新药逻辑。
在生物医药领域,一场类似的变革正在发生。就像DeepSeek以高效低成本模式挑战AI巨头一样,中国创新药企正在用类似路径重塑全球医药创新格局:用更低的成本,创造相同甚至更好的创新成果。
这种高性价比的创新模式,正在动摇美国传统的重资本研发生态。对美国生物科技公司而言,这是一次DeepSeek式的冲击——当大药企可以从中国以极低价格获得同样的创新时,谁还会愿意支付数十亿美元收购美国生物科技公司?
炙手可热的减肥药市场就是一个例子。面对礼来和诺和诺德在注射型GLP-1降糖减肥药物市场的主导地位,这两家跨国巨头转向中国企业寻求口服药物方案。
2024年底,默克在全球范围内筛选肥胖症产品后,选择以1.12亿美元预付款和最高19亿美元里程碑付款的条件,从中国翰森制药引进一款口服GLP-1药物。
此前一年,阿斯利康也以1.85亿美元预付款和最高18.3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从中国企业上海诚益生物获得了类似产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654b2f3bf25a4fcc14004b20b96b49d.jpg)
刚才看了一组数据:“国际大药企从外购(Licensed in)的研发药,已经有31%来自中国生物医药团队了”,这个数据很厉害了。
另外年前跟某医院研究员聊了一下,她觉得2025年是创新药企业盈利转正的大年。
反正医药已经连续回调了三四年了,期待创新药在2025年表现。
持有医药的朋友都来点赞支持吧,关注我交个盘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45dab1b703ec47c6bc192df314364c3.jpg)
风险提示:以上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