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媒体那句话真没说错,要是歼-10C不把那个发动机给换了,它跟阵风比起来就更没戏了。 歼-10C早期用的是俄制AL-31FN发动机,后来换装国产WS-10B,性能提升不少,但和阵风的M88-4E比,还是差了点意思,M88-4E推重比更高,维护性极佳,法国空军甚至吹嘘"这发动机比咖啡机还可靠",而WS-10B虽然稳定性和寿命大幅提升,但在极限性能上仍稍逊一筹。 不过,歼-10C也不是完全没优势,它的航电系统更新,搭配PL-15超远程空空导弹,能在更远距离上先发制人,外媒评价:"中国战机用电子战和导弹射程弥补了发动机的不足," 法国航空工业底蕴深厚,从幻影III到阵风,几十年积累让他们的发动机技术极为成熟,而中国航空发动机真正发力也就是最近20年的事,WS-10系列从"能用"到"好用"已经进步巨大,WS-15更是用在了歼-20上,未来可期。 发动机短板确实影响歼-10C的出口竞争力,比如巴基斯坦买了歼-10CE,但更贵的阵风仍然在国际市场更吃香,不过,中国航空业的进步速度有目共睹——WS-15就是最好的证明,再过五年十年,说不定局面就会不一样。 战机对比不能只看发动机,就像赛车不能只看引擎,歼-10C的航电、导弹、体系化作战能力都是加分项,而阵风的优势在于整体成熟度和实战经验(比如在非洲和中东的表现)。 中国航空发动机的进步已经很快,但和顶尖水平仍有差距,不过,这种差距正在缩小,WS-15的出现就是信号,未来如果中国能解决发动机的"最后一块短板",歼-10C甚至后续型号的竞争力会大幅提升。 说到底,航空工业是长跑,不是短跑,法国人领先,是因为他们起步早;中国在追赶,但速度惊人,再过十年,这场"空中争霸"的剧本,或许会完全不一样。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