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欺负到我们头上来了!尼日尔政府对华下最后通牒,想干什么? 这事不说清楚不行了。 5月23日,尼日尔政府扔下一颗重磅炸弹:限中国石油和天然气集团的所有员工在5月31日前撤离尼日尔国土。没有谈判、没有协商,连个台阶都不留,摆明了是要硬抢。说句不好听的——这是掀桌子,不是“外交分歧”,而是明晃晃地敲诈加勒索。 很多人问,这算不算是尼日尔军政府“反中”? 我想说,不是反中,是疯了。 你要真想打压外资、调整利润分成,可以谈;你要是觉得合作不平等,可以磋商;可现在这样连夜撵人、封账户、抄项目,是打算一把梭哈,全靠胆子硬。 那我们就得掰扯明白,尼日尔到底在想什么,它有没有赌赢的筹码,我们有没有反制的办法——更重要的是,这事给其他非洲国家提了个什么醒。 咱们得把话说在前头:中企在尼日尔,不是“搭顺风车”,是顶着枪林弹雨干活的。 从2000年开始,中石油、中石化就开始深耕尼日尔市场。前后砸进去的资金,保守估计几十亿美元。不是投完就收租,是一步一个脚印,从油田勘探到炼油厂建设,从公路修到管道埋,全流程打通产业链。 别以为非洲是块“肥肉”。 尼日尔年均气温40度,沙尘暴、干旱、政变、武装冲突一个都不少。我们的工程师有时进工地,得配安保车队护送,夜里睡觉枪声不断,有些炼化设备一停就意味着几百万美元的损失,但人家中国技术人员不声不响地扛了20年。 更离谱的是,就在政变之后,中企还没撤,一直试图和新政府对话,甚至不惜接受不平等的临时条款来维持生产。 结果换来一句“请你们走人”。 这不是“合作终止”,这是明抢。 尼日尔官方给的理由是“薪资差距”问题。可细看账单,根本站不住脚。 他们说中国公司“压榨当地员工”,但事实是,中企给本地工人月薪1200美元——你知道尼日尔年人均收入是多少吗?630美元。这1200已经是翻倍了,别说在尼日尔,放在整个西非都算慷慨。 而中方工程师工资高,是因为人家干的是关键岗位,担的是命,住的是危险区。顶着恐袭干活、吃高温、冒疫情,拿8600美元一个月,能说贵?比西方公司同类岗位低了一大截。 那些法国石油公司外派高管动辄两万美元起跳,也没见你们赶他们走。 所以这压根不是“待遇问题”,是财路问题。 说白了,尼日尔现在财政撑不住了,想赖账。 2024年,尼日尔政府从中石油借了4亿美元,约定用石油分期还。结果一年没到,先是加税1.3亿美元,再单方面改合同,把中方分成比例从原来的20%提高到30%。到5月,更是连人都赶走——这一步一步,不是讨价还价,是赤裸裸的经济政变。 这逻辑太熟悉了。 先借你钱,再逼你让利,最后反咬一口,说你“殖民掠夺”。台词换了点,剧本跟当年美国对拉美的“香蕉共和国”如出一辙。 但尼日尔真以为中国好欺负?真以为这是“白拿资产”的机会? 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不是一场尼日尔对中资的“驱逐令”,而是一场不计后果的自残秀。 你赶走中国人可以,但请你先问问自己:谁来给你炼油?谁来修你的管道?谁来把原油变成柴油? 据现场数据,中企撤离后,津德尔炼油厂的日产量直接砍掉70%,全国燃油供应系统瞬间瘫痪,油价飙到每升3美元——要知道,尼日尔人均日生活支出才2美元。 结果就是:公交停了、发电站瘫了、粮食运不出去了。 你搞一个“主权斗争”,让几百万老百姓生活瘫痪,值吗? 尼日尔政府赌的是什么? 是中国不敢硬碰。 是国际社会会买它那套“被压迫国抗争”的说辞。 是时间拖久了,中国会主动“重谈条件”。 但我们真会吃这个哑巴亏吗? 中国不是没办法,我们只是不想轻易动手。 说白了,我们不是不会反击,是不想把事做绝。 中国在非洲几十年,投了几千亿,修铁路、建电站、盖医院,是奔着“共同发展”去的。我们不是来抢油的,是来搭桥的。 但搭桥的人也不能被泼水、被砸头、还得笑脸相迎。 你说你穷,说你难,我们理解;你想谈条件,也可以坐下来谈;但你要是玩“驱逐企业”“赖债讹人”“政治碰瓷”这一套——不好意思,我们不是西方企业,我们后面是国家。 这事警醒的不该只是中国,非洲其他国家也该看看——不要以为中国的温和,是你撒野的资本。 中国不是殖民者,但我们也不是冤大头。 谁想吃饭,就别砸锅。 谁想合作,就别动手。 你要真觉得中国企业“欺负你”,那欢迎你试试没有中国的日子,看是活得更好,还是更难。 ——看尼日尔现在的柴油价和百姓怨声,你说,他们会怎么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