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居然欺负到中国头上来了!5月23日,尼日尔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石油和中国天然气集团所有员工在5月31日前离开其领土!这是又援助出来一个白眼狼? “农夫与蛇”的故事真的是屡见不鲜,中国对尼日尔的帮助,世界有目共睹。可是国家外交之间却时常的没有道义可言,今年3月份,尼日尔政府突然下达了要求中国在尼日尔石油企业的三名高管48小时之内离开尼日尔,甚至还查封了炼油厂的账户。 甚至中资酒店还被指控“歧视性经营”,连营业执照也被吊销了。虽然是在关闭中国的企业,酒店,但是“报应”也很快临到了尼日尔自己的头上。 油价瞬间涨了三倍,一半以上的燃气供应都中断了,加油都排起了长龙。没有金刚钻,还非得硬气十足,这下中国没有什么损失,反而自己先废了,何必呢? 这件事情,归根到底,还是尼日尔想用这种遏制中国企业的方式掩盖还不上债的事实。2024年3月,尼日尔军政府通过用石油出口的方式向中石油贷款4亿美元缓解财政危机。 然而一年后,军政府无力偿还本息,转而以行政手段施压:先是向合资炼油厂追缴1.3亿美元税款,随后要求中石油提供额外贷款,遭拒后直接驱逐高管并接管资产。 专家指出,此举本质是“以资源主权为名”的变相勒索,试图通过扣押中企资产缓解财政困境。 2003以前,尼日尔虽然是石油“大户”,但也仅仅是石油大户,没有炼油技术,这个石油大户也只是称号而已。2003年中国踏上这一方土地之后,贡献金钱,贡献了技术,也提高了尼日尔的经济水平和税收水平。 然而,2023年7月政变后,军政府推行“资源国有化”,要求提高原油分成比例至30%,并强制提升管理层本土化比例,但因技术人才匮乏导致生产停滞。 事件导致中企22年投入面临重大损失,尼日尔经济亦受重创,世界银行预测其GDP增速将从4.2%骤降至-1.5%。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尼日尔理应明白,中石油帮助其开采油气资源,是一种双赢的商业行为,大大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并非是掠夺其油气资源。 该事件被视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史上罕见的资产掠夺案例,既暴露非洲投资环境中的政权更迭与政策反复风险,也凸显资源民族主义与大国博弈的复杂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