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60年,周总理访印时,一个记者故意挑事问:“西藏是什么时候成为中国领土的?”

1960年,周总理访印时,一个记者故意挑事问:“西藏是什么时候成为中国领土的?”周总理说自古以来,至少在元代就完全可以确定西藏是中国的。但记者却说700年太少了。总理反笑:“700年少吗,美国才成立100多年!”

1960年4月的一个下午,阳光炽热地洒在新德里的街道上,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微妙的紧张气氛。印度总理府邸内,一场记者招待会正在举行。中国总理周恩来身着一套整洁的中山装,端坐在台上,面容和蔼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招待会已经进行了半个小时,周总理的回答睿智且从容,博得了在场记者的阵阵掌声。然而,就在此时,一个年轻的印度记者站起身来,他的脸上挂着一丝挑衅的微笑,似乎有意打破现场的和谐氛围。

“周总理,我有一个问题。”他清了清嗓子,用带着几分故意的语调问道,“西藏是什么时候成为中国领土的?”

这个问题如同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在场的中印记者们纷纷交换眼神,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而紧张。

周总理微微一笑,眼神里满是自信与从容。他端起桌上的茶杯,轻轻地抿了一口,然后缓缓开口:“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如果要从历史记载上来看,至少在元代,我们就可以完全确定西藏是中国的。”

那个印度记者显然不打算就此罢休。他摇了摇头,嘴角挂着一丝不屑:“700年,这听起来似乎并不太久远啊。”

周总理闻言,脸上的笑容更甚,他放下茶杯,目光锐利地望向那个记者,声音温和却掷地有声:“700年少吗?那美国才成立100多年,难道它的历史就不值得尊重了吗?”

这句话一出,全场哗然。周总理的回答既机智又巧妙地化解了尴尬,同时也在无声中传递了一个强有力的信息:历史的长短并不是衡量一个国家领土主权合法性的唯一标准。

1960年,中印两国的关系正处于一个微妙而复杂的时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印度在边界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争议。特别是所谓的“麦克马洪线”,更是成为了两国关系中的一根刺。

这条由英国殖民者单方面划定的边界线,试图将中国的藏南地区划入印度,这自然遭到了中国的强烈反对。

为了缓和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周总理决定亲自访问印度,与印度领导人进行面对面的会谈。这次访问不仅承载着两国人民的期望,更寄托了周总理对和平的深切渴望。

在访问的前几天,周总理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仔细研究了中印边界的历史资料,与随行人员反复讨论应对策略。他知道,这次访问不仅是一次外交活动,更是一次历史与现实的交锋,需要他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去面对。

4月19日,周总理乘坐的专机缓缓降落在新德里的机场上。印度方面给予了高规格的接待,但周总理心里清楚,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周总理与印度领导人进行了多轮会谈。他们围绕着边界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但进展并不顺利。印度方面坚持认为“麦克马洪线”是合理的,而中国则坚决反对任何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

会谈的间隙,周总理没有闲着。他参观了印度的多个城市和乡村,与当地民众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他用自己的真诚和智慧赢得了印度人民的尊敬和喜爱,也为后续的谈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就在记者招待会的前一天晚上,周总理收到了一份紧急情报:印度方面可能会利用记者招待会的机会向中国施压。这份情报让周总理陷入了沉思,他知道,明天的招待会将会是一场硬仗。

4月25日下午,记者招待会如期举行。周总理端坐在台上,面对着众多的记者和镜头。他的内心虽然紧张,但表面上却依然保持着从容和镇定。

在招待会的前半段,周总理回答了多个关于中印关系的问题,他的回答既坦诚又机智,赢得了在场记者的阵阵掌声。就在气氛逐渐变得轻松时,那个印度记者的提问如同一颗炸弹,瞬间引爆了现场的紧张氛围。

周总理的回答既体现了他的历史素养,又展现了他的外交智慧。他深知,历史的长河是绵延不绝的,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轨迹。

西藏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元代时,西藏就已经纳入了中国的版图,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而面对印度记者的挑衅,周总理并没有直接反驳或怒斥,而是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将美国的历史与西藏作为中国领土的历史进行了对比。这个比喻既幽默又深刻,既化解了尴尬,又传递了中国的立场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