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窗外蛤蟆叫。乾隆问刘墉:“殿外何事喧哗?”刘墉一听,心想大家都知道,这是蛤蟆在叫,可明知道还这么问我,是不是又在给我挖坑呢? 清朝乾隆那会儿,皇上和大臣们之间的关系那叫一个微妙。皇上天天说自己多勤劳,可老爱在聊天时给大臣们下个套,看看他们聪不聪明,忠不忠心。这就跟走钢丝似的,大臣们每天都提心吊胆,生怕说错一句话,脑袋就不保了。不过,刘墉这家伙聪明得很,跟泥鳅一样滑,啥场面都能应付。 有一天夏天,热得跟蒸笼似的,宫里冰块堆成山,乾隆还是热得满头大汗。这时候,窗外蛤蟆们开始开演唱会了,一个接一个地叫,乾隆烦得直挠头。他突然心生一计,想逗逗刘墉,就问:“外面咋回事,这么吵?”刘墉一听,心里琢磨开了:皇上这是明知故问啊,想找我茬?嘿看我怎么接招!琢磨了一小会儿,刘墉不慌不忙地说:“皇上您听好了,这是财神爷派来的小童子,给您演奏喜庆曲子呢!瞧瞧,大清在您的英明领导下,国家昌盛,百姓幸福,连天上的神仙都忍不住夸您!那青蛙的叫声,其实就是在夸您功德大无边呢!” 乾隆一听,心里那叫一个痛快,之前的郁闷一扫而空。他笑得合不拢嘴,突然又冒出个主意:“得了,朕就命令你把这些小童子请到殿里来。”刘墉一听,脸上那个苦啊,但皇上的话哪敢不听,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等他一靠近青蛙群,这些小家伙跑得比兔子还快,早就没影了。刘墉白忙活一场,灰溜溜地回来了。乾隆一看他这德行,忍不住打趣:“爱卿啊,你怎么没把送财童子请来?难道它们还看不上朕?”就在这时,和珅推门溜达进来,打算跟乾隆聊聊大事。刘墉脑子一转,张嘴就来:“皇上您瞧,天上的财神小爷还没到,地上的财神小爷已经自个儿找上门啦!”这话既给乾隆戴了顶高帽,又让和珅心里美得冒泡。和珅一听,对刘墉那叫一个佩服,从此对他刮目相看。 打那以后,这种逗乐的事儿就没断过。不管是乾隆突然给的难题,还是那些让人头疼的麻烦事,刘墉总能靠着聪明脑袋瓜子,把事儿摆平。他的本事和胆子,不光让乾隆信赖上了他,还成了后人口里常念叨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