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父(九)平反之后的生父 全国落实右派平反时,他拖着病体回到镇海。🏚️那时候家里只剩空房,大哥去了黑龙江,祖母早不在了。他用后妈攒的钱,买下几间旧民房,这才算有了落脚地。 五十多岁的人,上海宁波两头跑。白天挤公交去报社跑手续,晚上趴在旧木桌上写材料。最苦的时候连买煤球的钱都要算着花,但他说"能重新拿笔就是福气"。79年上海办《民主与法制》杂志,他成了创始团队里年纪最大的编辑。天山新村那间12平米的屋子,成了父女俩重新联系的起点。 看着这段经历,突然想起邻居张叔。他也是平反后从农场回来,用补发的工资买了辆二手自行车,天天骑车四十里地去教育局讨说法。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啊,脊梁骨被打断了还能重新站直。现在年轻人总说躺平,可老一辈人连躺的地方都没有时,反而拼命要站起来。 父亲用买旧房的钱,不仅买了遮风挡雨的瓦片,更是买回了失散二十年的父女情。你怎么看?
猜你喜欢
5月20日外媒报道,岛内当局态度大变,不再提“台海和平稳定维持现状”,改口说“战
2025-05-23
发发月亮娱乐
就跟老杜和三宽一样,尝到挖社会主义墙角的甜头后,疯狂的挖社会主义墙角,给家里十个
2025-05-24
水陌格子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