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此文,就知印度战略有多菜了。 十几年前,东西方博弈日趋剧烈,印度忽然成为世界的“香饽饽”。被东西方“馅饼砸中”的印度显然没有意识到,这是其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反而以为只是历史的常态。 好比一场势均力敌的拔河,东西方都想拉印度进来帮自己。 先看西方。 为了制衡中国,美西方加大了扶持印度的力度。 西方在中国的制造产业纷纷开始向他国转移,印度就承接了不少。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和世界银行的数据,2010年至2023年期间,印度承接的外国直接投资中,约 15%-20%涉及从中国转移的制造业项目,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 与此同时,在留学与移民等方面,西方也大力向印度倾斜。海归学子会从西方带回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而移民人士则会给印度带来稀缺的外汇。 再看中国。 为化解美国即将到来的打压危机,2013年我国对外推出“一带一路”战略,将自己与世界深度绑定。鉴于印度的重要位置与庞大人口,自然成为了中国大力争取的对象。 为拉拢同为金砖组织成员的印度,中国实实在在给了一些技术投资的甜头。如手机产业,小米、ViVO、OPPO等纷纷去印度设厂,让印度迅速从手机进口国转变为手机出口国。像这种自毁长城式的技术投资,没有国家层面的默许是绝不可能的。 最后看印度。 面对东西方的战略拉拢,印度傲娇地挥舞着镰刀将双方的鱼饵一并收割,各种吃“唐僧肉”的骚操作,活生生地将印度折腾成了外资的坟场。 中国数家手机公司在印度的遭遇就是案例,至于美资等西方资金在印度折戟沉沙的例子也屡见不鲜。韩国三星的罢工风波与日本高铁陷入泥潭,也吸引了世界的眼球。 2024年印度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只有14.7%,而2010年是18.3%。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繁华落尽只剩一地鸡毛。既没留住西方的资金,又没学到东方的技术。 印度完完全全地失去了发展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