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张靓颖应该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目前有一个巨大的问题。现在观众看演出重点全跑偏了!

“张靓颖应该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目前有一个巨大的问题。现在观众看演出重点全跑偏了!

上次刷到个实力派歌手连飙三段高音,台下观众愣是没反应过来,光顾着研究他耳返上镶了几颗钻。散场后采访粉丝,人家张口就是"外套链接能分享一下吗",愣是没提半句唱功。”

你瞅瞅现在这世道,演唱会都快成时装发布会了!前两天某顶流开唱,粉丝举着手机拍照那叫一个疯狂,镜头扫过舞台灯光特效,弹幕全是"这裙摆飘起来了诶"。

等歌手飙完海豚音响彻场馆,评论区居然在讨论"耳返颜色和上次一样吗"。我就纳闷了,到底是来看演出的还是来考古时尚单品的?

前阵子某歌手直播唱歌,弹幕里突然飘过一行"姐姐耳返戴的是梵克雅宝对吧"。我直接惊掉下巴——合着观众花了票钱,不是听歌而是帮人家做珠宝鉴定?更离谱的是有场拼盘演唱会,中场休息时前排小姐姐举着应援牌冲镜头喊:"家人们快看爱豆项链!链接马上甩出来!"

这事儿说怪也不怪。现在打开短视频平台,歌手演唱片段下面清一色"求同款耳返""外套链接补货"。有些经纪公司更精明,干脆把舞台设计成秀场,歌手唱三首歌能换四套行头。上个月某歌手演唱会,伴舞团队穿着统一潮牌,结果演出服上架当天直接卖断货,你说魔幻不魔幻?

可气的是某些媒体跟风炒作,通稿标题全是"XX歌手演唱会造型被疯抢"。有次我点开热搜榜,前五名里有三个是关于演唱会穿搭的。讽刺的是有个话题叫被歌手服装美到忘记歌词,合着大家花钱买票就为了给服装店冲业绩?

不过话说回来,这锅也不能全甩给观众。现在音乐平台算法推荐,新歌能不能火先看MV造型吸不吸睛。短视频传播更是离谱,前奏还没响完,焦点全在歌手耳环晃动的特写上。久而久之,歌手们也学乖了——唱功再好不如造型上热搜,现场真不如直播间卖货香。

上个月去看了某实力派老炮的演唱会,那嗓子简直能把玻璃震碎。结果散场时听到两个小姑娘聊天:"他今天皮衣好像比上次那件便宜啊"。我站在旁边心里直冒冷汗,合着人家三十年功力抵不过件衣服?更夸张的是有次拼盘演出,某歌手假唱被抓包,粉丝还在控评"至少耳返镶钻很闪"。

这现象往大了说,简直是在摧毁音乐行业。现在新人签约首先看带货能力,而不是唱功。唱片公司财报显示,演唱会周边销售额比专辑多出七倍。更荒唐的是有音乐综艺,导师点评时重点分析选手穿搭,而不是发声技巧。

有批死忠粉开始自发组织"纯享音乐专场",要求歌手穿统一T恤表演。还有音乐节搞了个"盲盒场",观众入场随机发荧光棒,要求歌手全程素颜。虽然规模不大,但至少证明清醒的人还是有的。

说到底,听歌本来就该是纯粹享受声音的事儿。要我说,歌手还是得有点职业操守。你要是真有实力,就该让观众记住你的声线而不是耳返上的钻石。观众也不是傻子,当年惠特尼休斯顿破音视频都能火几十年,靠的可不是镶钻麦克风。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