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藏入疆”,中国著名水利工程“红旗河”到底是怎么回事?红旗河方案初步成型于2016年,经过4年来的不断优化调整和各领域专家的研究论证,目前已具备相当的可行性。红旗河可以将青藏高原东南部丰沛的水资源,调往干旱的西北地区。工程实施后,将在中国西北干旱区形成约20万平方公里的绿洲。“红旗河”课题是由“六位院士、十二位教授以及多位年轻博士”进行的一项研究,王浩任专家组组长。2017年11月,“红旗河”西部调水课题首次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课题组提出的“红旗河”方案想象力极为大胆:这是一条从雅鲁藏布江开始取水,经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后,沿青藏高原东边缘绕行,从刘家峡水库经过黄河,沿河西走廊进入新疆,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最终抵达和田、喀什的环状河流。对“红旗河”的质疑则主要集中在沿途开凿隧洞是否会引发地质灾害,对沿途生态环境是否会造成恶劣影响,以及西南部可供跨流域调取的水量是否充足等。满足未来发展对资源和空间的巨大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现有的土地、水、生态环境等,越来越无法满足发展需求,供需矛盾日益严重。必须重视解决增量的问题,也就是增加可利用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红旗河建成后将通过调整水土资源的时空匹配性,同时增加我国可用水资源的增量和优质土地资源的增量。 下面是扼要说明,就是把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的水截住,然后沿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绕行,经河西走廊,最后进入新疆塔里木盆地,全长6188公里。具体是:1、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建大坝蓄水;2、在海拔6000米的念青唐古拉山挖隧道,让江水进入怒江;3、在怒江建大坝蓄水;4、在海拔5000米的怒山挖隧道,让水进入澜沧江;5、在澜沧江也建大坝蓄水;6、在他念他翁山挖隧道,让水进入金沙江;7、在金沙江建大坝蓄水;8、在沙鲁里山挖隧道,引水进入雅砻江;9、分别在大雪山、岷山挖隧道,引水进入若尔盖草原;10、挖渠道进入黄河支流;11、引入刘家峡水库,顺着黄河到甘肃;12、再挖渠道进入河西走廊;13、挖渠道穿过新疆塔里木盆地……我国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平原上施工,挖1200多公里干渠,只需修一个大水库,工期大约10年,花费高达2500亿元。现在的“红旗河”工程在青藏高原边缘施工,干渠的长度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5倍多,工程难度更是后者的10倍100倍,而且绕6000多公里,沿途到处是断裂带,投资高达几万亿元!“红旗河”工程建成后,是增加了灌溉面积,但收益远远达不到投入的巨资!如其这般操作,不如将各地撂荒的土地重新弄好种上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