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3月22日成都街头的一抹金光,让无数人陷入道德与运气的博弈。景区石阶缝里躺着条拇

3月22日成都街头的一抹金光,让无数人陷入道德与运气的博弈。景区石阶缝里躺着条拇指粗的金链子,过路女子用脚尖踢了踢,金属撞击声混着游客嬉闹飘散在春风里。 “仿真货吧?“她弯腰捡起时,链条在掌心沉甸甸坠着。没有钢印的素面金属泛着哑光,像极了夜市地摊20元三条的镀金首饰。直到路过金店时玻璃橱窗的反光,才让这串金属有了不同寻常的意味。 熔金炉喷出的蓝色火舌舔过链子,老师傅推了推老花镜:“150克足金。“四个字在柜台前炸开惊雷,按当日牌价折出十万雪花银。店员递来的检测单在女子手里簌簌作响,收银台扫码声与心跳声在逼仄空间里共振。 派出所民警接过金链时,金属与搪瓷盘相撞的脆响格外清晰。值班记录本上墨迹未干,网络舆论早已掀起风暴——有人戏称这是“年度道德考试“,调侃“换早删光朋友圈跑路“;更多人扒出《民法典》317条,拾得人最高可获20%酬金的法律条款。 金店监控视频里,女子盯着火检过程时攥紧的衣角,和听到结果瞬间放大的瞳孔,被网友逐帧解读。景区管理处透露,当日客流量超三万人次,截止发稿前仍无人认领。那条没钢印的金链,或许正躺在证物室等待命运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