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万万没想到,中国已“正式”邀请印度,加入我们的国际月球研究基地!消息一出,印度网

万万没想到,中国已“正式”邀请印度,加入我们的国际月球研究基地!消息一出,印度网友大秀优越感:印度才不同意,毕竟我们技术更先进,中国窃取成果怎么办?事实上,印度的航天技术,连月球车都控制不好,能帮上什么忙? 中国邀请印度加入国际月球研究基地的消息刚传出,印度网友的一番话,就将“优越感”赤裸裸地展示出来,不带一丝隐藏。其实,关于中国邀请,印度拒绝,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此前中国邀请多国参与空间站合作时,印度就曾以“2030年自建空间站”为由婉拒,如今面对月球基地的橄榄枝,拒绝理由如出一辙——担心合作会让自己失去主动权,甚至被技术利用。 但现实中的印航天技术,与这份自信形成了鲜明反差。2019年“月船2号”着陆器在月球表面失联,最终坠毁;2023年“月船3号”虽成功软着陆,却在月球车控制上状况频出,原本计划14天的任务期,因通讯故障提前结束。 反观中国,从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背软着陆,到嫦娥五号带回月壤,再到玉兔二号月球车持续刷新月面工作纪录,航天实力有目共睹。这种技术差距下,印度网友口中的“技术先进”难免让人咋舌。 不过对中国而言,邀请印度更多是释放合作诚意。毕竟国际航天合作本就讲究优势互补,即便印方技术贡献有限,开放姿态也能避免被误解“技术封闭”。 更有意思的是,在最近几年间,印度制造业的“黑历史”还在刷新大家的相关认知:此前波音飞机事故频发,美方高管直言“过多印度人参与导致质量问题”,这也让网友调侃:“邀请印度加入能帮上啥忙?难不成是来演示月球车失控?” 从空间站到月球基地,印度的拒绝逻辑始终围绕“主动权焦虑”,却忽视了航天合作本就是技术共享的过程。当中国以开放姿态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时,真正的技术自信,从来不是关起门来喊口号,而是在合作中展现实力。 至于印度网友担心的“成果窃取”,或许更该问问自家月球车:连月面通讯都搞不定,哪来的成果需要“严防死守”? 对此,大家怎么看?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60
用户10xxx60 4
2025-05-24 22:17
为啥要把屎弄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