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清新、清静,到访石佛村的人们,总是情不自禁,总会慢慢品味。从市区出发,40分钟的车程,就到了获嘉县城。城北,迎宾大道、菏宝高速、309省道、231省道4条“动脉”川流不息,“首善位庄”“麻糖小镇”格外醒目。
位庄乡位于中原农谷西区的核心地带,石佛村又是这地带上的明珠之一。浅夏的风吹着,麦子黄梢,丰收在望,石佛人的喜悦挂在脸庞、甜在心头。
这香甜,传承了600年——
那是明永乐年间,韩李两姓人家带着手艺,满怀憧憬,长途跋涉,定居于此,以制作芝麻糖为生。清康熙一朝,小小糖条荣为贡糖。时光兜兜转转,不变的是匠心。这两年,并无天然山水资源、却处处流淌文脉的获嘉县,以“史”为轴、以“文”为核,做足“专精特新”文旅大文章,唱响了新时代和美乡村最强音。
两千多人的石佛村,韩氏、李氏几乎各占一半。守着先祖传下的老手艺,小作坊却满足不了现代消费新需求。曾多年闯荡商海的村支部书记韩道科很用心,在乡党委和乡政府引导支持下,组织大伙儿成立公司,名字就叫韩李记食品有限公司。车间现代化,味道还是老味道,唇齿间满是酥脆,却没有“掉牙的甜”,更没有什么“科技狠活”。选材、熬制、拉伸、灌芯、包装……经历27道工序,产自中原农谷的小米、大麦、芝麻,终成老少咸宜的膳品。林林总总间,不仅有老式的,也开发了蔓越莓、腰果、花生等新款式,经电商直播,远销省内外。芝麻糖产业的发展,吸纳50余名优秀的手艺人在家门口再就业,实现集体增收、群众致富,让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这融合,绘就了新发展——
红砖绿瓦间,褶皱里藏着过往。雨歇,风掠过,花瓣轻吻青石条、鹅卵石,知青小院里,灶台、木床、瓦罐、犁耧在静静地述说,煤油灯、老报纸、红书籍在深情地吟咏,不仅重燃了当年知识青年的激情记忆,还吸引了大学师生。
近年来,石佛村在位庄乡党委、政府“校地合作”的牵线搭桥下,聘请河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老师冯建永担任艺术“村官”,在这里写生,在这里绘梦,把艺术融入乡村建设,把创意种进泥土,把美好画成人间星河。同时,石佛村以“千年古县、和美获嘉”“五一”文旅周为契机,举办的文旅文创产品展销暨园林展,以知识为笔,用艺术作墨,使校园创意与乡村韵味激情碰撞,构建旅游发展新格局。
“位庄乡在文旅融合上,立足各村资源禀赋,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形成‘生态乡村+历史文化’的旅游产业发展布局”,位庄乡党委书记祝贺介绍道,“石佛村此次系列文化活动的开展,吸引了众多游客,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实现了以农促旅、以旅兴农,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赋能乡村振兴”。
更有乡愁,氤氲了故园——
石佛人有经商头脑,他们拿下了全国机票网络销售量的1/5,他们在深圳建有总部,也在获嘉县城盖有航空大厦。在祖国的西部,建筑大军中闪耀着石佛人的身影,也刷新了获嘉县作为中国建筑之乡的美誉。
乡愁是什么?乡愁是村口那长久张望的眼神,是屋檐下永远为你留着的那盏灯。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当乡愁化作返乡的脚步,石佛村知名企业家李成功、岳树宾等带着反哺家乡的初心,积极投身推动“乡村民宿”“邻里小院”等家乡发展建设。“民宿经济”的发展,让田园诗意照进现实,游客在诗意栖居里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温度,让“流量”变“留量”,成为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的重要抓手。
每年春节期间,打拼世界的石佛人回到滋养他们的故园,相聚在民宿小院,暖黄灯光下,一杯清茶,一口乡音,畅聊着家乡的未来。
是的,文化味浓浓,艺术感满满,故园情殷殷。石佛村的古韵与新生,就藏在这里。珍爱生活的人,一直在创造新的生活,并坚定地走向远方。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军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