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国的警告,印度完全不听!印度总理莫迪亲自作出表态! 5月22日,在拉贾斯

中国的警告,印度完全不听!印度总理莫迪亲自作出表态!

5月22日,在拉贾斯坦邦的一个活动上,莫迪明确表示将拒绝与巴基斯坦进行任何贸易或对话。他强调,巴基斯坦对每次恐怖袭击都要付出巨大代价。这一表态的背景是4月份发生在印控克什米尔的一起恐怖袭击,导致26名游客遇害。印度认为袭击者得到了巴基斯坦的支持,而巴方对此予以坚决否认,称这些指控毫无根据。

这起袭击成为印巴关系紧张的导火索。本月初,莫迪曾表示要对恐怖分子进行“无法想象的报复”,随后引发了短暂的印巴空战。尽管空战仅持续三天,并以停火协议收场,但双方的关系依然紧张。印度还暂停了《印度河用水条约》,切断了巴基斯坦的重要水源供应,造成巴国河流干涸,这直接影响了依赖河水灌溉的80%农田。

印度中止了与巴基斯坦的所有贸易往来。虽然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曾经主动提出恢复对话,涵盖克什米尔、水资源、贸易等一系列问题,但莫迪依然毫不松口,坚决拒绝所有提议。尽管印度在军事上未能占据优势,但莫迪的强硬态度十分明确。这一点在国际社会看来,似乎是印度为了展现政治决心而采取的一种示威。

实际上,莫迪更加关注的还是自己的政治基础。他所在的印度人民党长期掌控政权,依靠的是煽动印度教徒的“内团结”情绪。印度大多数人口信仰印度教,莫迪通过实施诸如“反穆斯林法案”和其他宗教政策稳固自己的支持者。如果莫迪在对巴政策上表现出软弱,他将面临来自激进印度教组织的背叛指责,这对他的政治生涯是致命的。

尽管数据显示印度经济在增长,民生问题仍然严峻。因此,在困难时刻,“对巴强硬”成了莫迪的政治策略之一。事件发生后,媒体纷纷报道印度对巴方断水导致的困难,而莫迪的形象也因此得到了强化。不仅如此,面对全球视野,莫迪还试图展示印度在南亚地区的领导地位,显示给美国和中国看,以图在国际博弈中获得新的机会。

不过,这种“硬撑面子”的做法或许对国内支持率有利,却可能在国际外交中陷入孤立。印度内部矛盾积压,社会不满情绪高涨,随着时间推移,莫迪的强硬政策泡沫可能终将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