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居然欺负到我们头上来了!尼日尔政府对我们下了最后通牒! 最近尼日尔这事儿闹得沸

居然欺负到我们头上来了!尼日尔政府对我们下了最后通牒!

最近尼日尔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简直让人火大。5 月 23 日,尼日尔过渡政府突然给咱们下了个最后通牒,要求中国石油和天然气集团所有员工在 5 月 31 日前离开他们国家。这哪是正常的商业行为,分明是骑到咱们头上来拉屎撒尿了!

要说尼日尔和咱们的关系,那可真是一言难尽。2003 年,西方石油公司觉得尼日尔勘探风险大、利润薄,都拍拍屁股走人了。

这时候咱们中石油二话不说,一头扎进尼日尔的撒哈拉沙漠,投资了阿加德姆油田、毕尔玛油田,还建了尼日尔 - 贝宁原油外输管道、津德尔炼油厂,前前后后砸进去 46 亿美元。

特别是那条输油管道,全长 2000 公里,总投资 40 亿美元,设计日输送量 9 万桶,直通贝宁塞梅港。有了这条管道,尼日尔 90% 的石油出口都靠它,每年给他们创造的收入占 GDP 的十分之一,税收占八分之一。可以说,咱们就是尼日尔的 “财神爷”。

可谁能想到,2023 年 7 月尼日尔发生军事政变,军政府上台后就开始作妖。他们推行什么 “资源主权觉醒” 政策,说白了就是眼红咱们的投资收益,想把更多的钱揣进自己兜里。

他们先是要求把原油分成比例从 15% 提高到 30%,接着又以 “税务稽查” 的名义向津德尔炼油厂追缴 1.3 亿美元。咱们中石油本着合作的态度,在 2024 年 3 月和他们签了协议,给了 4 亿美元预付款贷款,让他们先用着,结果一年后他们根本还不起本息。

还不起钱就算了,他们居然想出歪招,以 “外籍高管薪资过高”“拒绝本地化采购” 为由,在 2025 年 3 月 13 日把中石油、津德尔炼油厂和西非石油管道公司的三名中国籍高管驱逐出境,还查封了炼油厂账户,吊销了中资阳光国际酒店的营业执照。这明摆着就是想通过强硬手段逼咱们就范,要么再给他们钱,要么把项目拱手相让。

更可气的是,他们给出的理由简直荒唐透顶。说什么中国员工薪资是尼日尔员工的 3 到 4 倍,存在 “歧视性经营”。可他们怎么不想想,咱们派去的都是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在尼日尔那种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冒着疟疾、脑膜炎的风险,拿着高薪也是应该的。

再说了,尼日尔本地员工大多只能从事基础工作,技术含量根本没法比。至于阳光国际酒店,那是中企员工的生活保障据点,因为主要接待中企人员就被吊销执照,这不是找茬是什么?

这次 5 月 23 日的最后通牒,其实就是 3 月驱逐事件的升级版。尼日尔军政府眼看之前的手段没奏效,就想彻底把咱们赶走,好霸占咱们的项目。他们以为这样就能解决财政危机,可他们不知道,没了咱们的技术和管理,尼日尔的石油产业立马就瘫痪了。

津德尔炼油厂停摆后,全国 90% 的成品油供应中断,油价暴涨 300%,老百姓排几天队都加不到油,黑市交易猖獗,社会动荡不安。这就是典型的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咱们中国也不是吃素的。事件发生后,商务部明确表示会维护中企合法权益,国资委启动了境外资产核查程序,进出口银行也在审查贷款风险敞口。

咱们驻尼日尔大使馆虽然没有直接回应,但之前在政变期间就协助过侨民,这次肯定也在积极行动。而且,咱们还有法律手段,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可不是废纸,尼日尔政府的行为已经构成违约,咱们完全可以通过国际仲裁讨回公道。

从国际形势来看,尼日尔这步棋走得太臭。他们和法国闹翻,退出西非经济共同体,转而投向俄罗斯,以为能得到支持。可俄罗斯自己都泥菩萨过江,哪有那么多资源帮他们。

法国《世界报》就分析,俄罗斯可能想通过瓦格纳集团介入尼日尔事务,但他们缺乏技术和资金,只能靠尼日尔军政府当 “代理人”。结果呢,尼日尔不仅得罪了中国,还失去了法国、美国的援助,现在成了国际社会的 “弃儿”。

尼日尔军政府的所作所为,说白了就是 “又菜又爱玩”。他们以为靠强硬手段就能解决问题,却不知道这样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困境。

咱们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是长期且互利互惠的,我们尊重当地法律,为当地创造就业和税收。尼日尔这种恩将仇报的行为,不仅损害了中尼关系,也会让其他国家对投资尼日尔望而却步。

现在距离 5 月 31 日的最后期限越来越近了,咱们倒要看看尼日尔军政府能闹出什么幺蛾子。如果他们真的一意孤行,那他们就要为自己的愚蠢行为付出代价。

咱们中国有句老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尼日尔要是继续作死,咱们绝对不会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