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东南亚、南亚国家扎堆进国际调解院,印度却成了旁观者!中国牵头即将成立的国际调解院

东南亚、南亚国家扎堆进国际调解院,印度却成了旁观者!中国牵头即将成立的国际调解院是由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近60个国家组成,这一个不被西方国家控制的国际组织,宗旨是代表和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对很多关注国际局势的人来说,这样的变化可谓意义重大。以往在经贸、投资摩擦中,发展中国家要想讨个公道,往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资源去和欧美国家制定的机构程序“较劲”。   而新的国际调解院更关注效率与公正,简化流程,同时对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极为重视,成员国既可以参与规则制定,也能平等表达诉求,这无疑让很多国家看到了更多公平与便利。   像东南亚、南亚周边的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尼、泰国、越南,拉美的巴西、阿根廷,非洲多国,在得知可以以多元平等的方式管理争端时,纷纷表示支持并争相参与。   从更实际的角度来看,对这些国家而言,加入传统的国际调解或仲裁机构,既要承担不菲开支,也很难从制度上争取主动权。   欧美主导下的争端解决程序对很多南方国家来说过于复杂,经常不是“裁判和选手分离”,结果很难让各方信服。   一旦有属于自己群体的平台,大家既能减少经济负担,又有机会把话说在前头,把规则定在理想的方向,而新调解院强调高效与结果导向,对本地区包括“一带一路”相关项目的现实需求也做了很多制度设计,这点很符合成员国的共同利益。   与这种热烈参与相比,印度最近在是否加入方面却一直显得比较低调和谨慎,虽然印度在国际舞台一向活跃,比如参与联合国、国际仲裁机构等事务也很积极,但这次对新机构表现得不急不躁。   主要原因是,印度本身就在积极培育自己的调解法律体系和专业队伍,并且比较习惯于现有的操作环境,还会关注成员结构、话语分配等长远利益。   如果新机构能切实体现公正、权威与高效,也许未来印度会重新考量参与的时机和方式,现在印度还在观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想看看新平台的运行效果,以及它与已有机制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   从更宏观的视角观察,这一轮由亚洲、非洲、拉美国家共同参与的新型国际调解院,其实就是“去中心化”多边治理趋势大势所趋,全球争端解决早就不再是欧美少数国家说了算的年代。   伴随南方国家经济规模和国际影响力提升,“自己平台、自己定规矩、大家同桌协商”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包括国际调解、认证人才、争端处理规则等机制创新,都在推动全球治理走向更多元平衡。   从全球治理层面看,国际调解院的推进让发展中国家拥有了空前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这也有助于提升成员国的集体行动能力,大家不仅要面对新兴产业带来的发展机遇,也要正面应对由此带来的利益摩擦和新型安全风险。   更便捷、更公平的争端解决平台,无疑是促进国际合作、保障投资安全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在经济联系越发紧密、区域一体化不断加速的情况下,更需要放下顾虑,积极创新争端管理工具。   这是一种对现实利益的共同捍卫,也代表了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舞台新的自我定位。   未来,随着国际经贸摩擦继续频发,新一代国际调解院如果能够真正实现专业、透明和权威,相信还会有更多原本观望的大国陆续参与进来。   现阶段,这些亚非拉国家的主动抱团和制度创新,不仅提升了彼此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预示着全球治理格局的又一次悄然重塑。   平等、共赢、去中心化正成为新规则的重要方向,南方国家正在形成不可忽视的新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