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51年春,沈阳公安局破获一起国民党特务案时,一个看似普通的嫌疑人刘其昌突然供

1951年春,沈阳公安局破获一起国民党特务案时,一个看似普通的嫌疑人刘其昌突然供出一个惊天内幕:“害死杨靖宇的人,现在还在部队里当官!”一句话震动高层。

这名隐藏了13年的叛徒,用假名“陈子平”,居然混到了华北军区军械处,成了要害部门的科长。而他的真名,是抗联早年的师长——程斌。

这个曾跟着杨靖宇出生入死的将领,竟在1938年投靠了日军,带敌人围剿昔日战友,亲手断送了杨靖宇的后路。

刘其昌的落网是一起普通的缉捕任务。他是旧日东北抗联的一名警卫排长,早年随杨靖宇征战。可在1939年战斗失败后投敌,成了日伪特务。

1951年,公安系统摸排国民党特务时,在沈阳一个破旧院子里将他逮捕。审讯初期他嘴很硬,只交代了些旧账。

但就在审讯第四天,他忽然情绪激动,大喊:“你们想知道杨司令是怎么死的?当官的那个陈子平,就是那年叛变的程斌!他现在还在军里!”

这句话让专案组惊了神。程斌这个名字,是抗联战史中一个沉痛的话题。1938年,他是杨靖宇最倚重的师长之一,作战有勇有谋。但也就是那一年,他突然带着一个连的兵向日军投降。

紧接着,日军接连捣毁了七十多个抗联密营,几乎是一夜之间切断了杨靖宇的所有退路。没人知道情报怎么泄的。直到刘其昌的供词,这段谜案才浮出水面。

公安部接报后立刻向中央打了报告。周恩来、罗瑞卿亲自批示,命令立即组成专案小组追查“陈子平”的真实身份。

当时“陈子平”在华北军区军械处,是个业务骨干,不少人还佩服他的军事素养。可专案人员调阅了他1945年以后的全部人事档案,发现登记资料漏洞百出。名字、籍贯、入党时间都不合逻辑。

与此同时,刘其昌交代了更细节的内容。他说程斌当年叛变,是因为母亲和哥哥被伪满警察抓住,日军拿亲人性命威胁。

程斌犹豫数日后,带115人全部投敌,还亲自带着日军翻山越岭找到抗联的秘密根据地。那一役之后,杨靖宇被困长白山,连口热饭都吃不上,粮草断绝,电台也失联。

抗联第1路军从此只剩下几百人散布在冰天雪地中。刘其昌说得发抖:“杨司令当年骂他‘畜生不如’,说他连鬼子都不如。”

1945年日本投降,程斌趁乱脱身。他在吉林打死几个战败日军,自己换上抗联旧军装,自称是“被俘后逃出的老战士”。

他混入一支部队,自称名叫“陈子平”,说自己1944年就已和地方游击队联系,一直在秘密抗战。

部队里战乱初期不查身份,他就这么混了进去,后来调到华北,靠“军事素养好”一路提拔。谁都没想到,这个“抗战老兵”居然是个叛徒。

专案组很快锁定了“陈子平”的真实身份。他在部队里察觉风声不对,曾偷偷找过刘其昌,递烟套话,想让他“装糊涂”。

可那时刘其昌早已被监视,他的一举一动都在警方掌握中。1951年4月初,程斌被正式逮捕。审讯室里,他一开始嘴硬,后来见证人一一出现,档案资料摆在眼前,只好彻底认罪。

他交代了自己叛变的经过。他说被日军威胁时心里确实崩了,觉得“反正也活不了”,干脆投了。但他也没想到,投敌后第一次任务就是去围剿杨靖宇。

他说:“我当时站在山口,看着他们往那片雪地打冲锋,心里害怕、想吐,但也没退。”他承认自己带日军炸了抗联电台、烧了物资仓库,还安排人设伏。

他说:“靖宇打光了子弹,把雪挖开吃草根,我是知道的。”

程斌与刘其昌在同年5月12日被执行死刑,地点选在了沈阳的一处秘密刑场。那天清晨,他们被同时押出监狱,程斌走到刑场时不发一语,只低着头。

行刑前,现场没有宽恕的声音,只有冷冰冰的一句命令:“执行!”

这起案件曝光后,公安系统又进一步清查了数名抗联时期的叛徒。一些隐藏多年的变节者也被挖出。张秀峰是杨靖宇收留过的警卫排长,1940年带着抗联经费投敌,还泄露了杨靖宇的动向。

他早在建国初被捕,一直劳改至1980年代,始终未被释放。赵廷喜当年是伪军排长,接应日军打响杨靖宇伏击战,1946年被押至杨靖宇墓前执行死刑。

张奚若是杨靖宇中弹后的补枪者,战后伪造证词,冒充“抗战功臣”,最终还是被识破,锒铛入狱。

这些人的覆灭,也让老战士们松了一口气。曾有一名杨靖宇的旧部写信给中组部,说:“靖宇将军泉下有知,也该瞑目了。”

这不是简单的清洗,而是一场迟到的告别。当年的叛徒再能藏得住面目,也藏不住历史。

他们以为胜负已定,却不知真相会在沉默中爆发。十三年后,雪终于落在了应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