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661年,顺治刚咽气,20岁的贞妃就被逼殉葬。贞妃匆忙更衣,几个小太监就冲进

1661年,顺治刚咽气,20岁的贞妃就被逼殉葬。贞妃匆忙更衣,几个小太监就冲进她的寝宫,拿着白绫对她说:“主儿,别磨蹭了,您该上路了!”贞妃哭泣不止:“都是我的姐姐把我给害了啊!” 这话得从贞妃的姐姐董鄂妃说起。要说这董鄂妃,那可是顺治心尖上的人,进宫没多久就被封为贤妃,不到半年又晋为皇贵妃,顺治甚至为她大赦天下,这份恩宠在清朝后宫里独一份儿。可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董鄂妃得宠时,后宫多少双眼睛盯着她,连孝庄太后都对这母子俩的热乎劲儿有些不满。更要命的是,董鄂妃生下的皇四子夭折后,她自己也一病不起,没多久就跟着去了,顺治帝为此哭得死去活来,甚至闹着要出家,最后不到半年也跟着驾崩了。 现在顺治一咽气,宫里的风向立马就变了。贞妃跪在铜镜前,看着镜中自己苍白的脸,想起当初被家族送进宫的情景。她本是董鄂氏旁支,姐姐得宠后,家里人想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硬是把她也塞进了后宫。可她进宫后连顺治的面都没见着几回,每天就在这深宫里数着日子过,没想到如今却要给素未谋面的皇帝殉葬。 “主儿,您快点吧,太后那边还等着呢!”小太监又在催了,语气里透着不耐烦。贞妃突然想起昨天在偏殿听到的对话——孝庄太后身边的嬷嬷说:“顺治爷为董鄂氏闹得天下皆知,如今人刚走,总得有人给这事儿圆个场,不然天下人还以为咱们皇家容不得宠妃呢。”另一个声音说:“可董鄂氏已经死了,难道要拿她娘家人开刀?”嬷嬷冷笑一声:“她妹妹不是还在宫里吗?贞妃虽说没名分,但到底姓董鄂,让她殉葬,既堵了悠悠之口,又显得咱们皇家宽宏,没为难董鄂氏族人。” 原来如此,贞妃心里苦笑,自己从来都是姐姐的影子,活着的时候被当作家族攀附的工具,死了还要替姐姐背锅。她想起小时候,姐姐总把自己的绢花分给她,摸着她的头说:“妹妹,以后咱们姐妹俩在宫里要互相照应。”可如今,姐姐已经成了顺治陵寝里的一缕香魂,自己却要跟着去黄泉路上作伴。 “把白绫给我吧。”贞妃突然止住了哭声,伸手接过那团白绫。小太监们愣了一下,赶紧帮她把绫子挂在房梁上。贞妃看着那晃悠悠的白绫,想起民间传说里,殉葬的人死后不能轮回,要永远守在陵墓里当孤魂野鬼。她忽然有点后悔,后悔自己当初不该听家族的话进宫,后悔自己没像别的宫女那样找机会逃出宫去,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就在贞妃把脖子套进白绫的那一刻,窗外突然刮起一阵风,吹得窗纸沙沙作响。她恍惚间看见姐姐的影子在烛火里一闪而过,像是要说什么,却又消失了。贞妃闭上眼,眼泪大颗大颗地往下掉,随后脚下的凳子被人一脚踢开…… 贞妃殉葬后,孝庄太后果然下旨厚葬了她,还追封她为贞妃。可宫里的老人都知道,这不过是做给外人看的面子工程。直到康熙十二年,少年天子下旨废除了活人殉葬制度,贞妃才算成了这残酷制度的最后一批牺牲品之一。有人说,贞妃的死是董鄂氏家族的悲剧,也有人说,这不过是封建皇权下无数女性悲剧的一个缩影。 您说,贞妃哭着喊姐姐害了她,到底是怪姐姐的恩宠招来了祸事,还是怪那个把女人当作棋子的时代呢?如果她当初能拒绝进宫,是不是就能躲过这场劫难?可惜在那个年代,女子哪有说“不”的权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