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狠人!”云安昆明,一夫妻带着七八十买的榴莲坐高铁,没想到,到检票口了,被工作人员告知榴莲不能带上车,情急之下,男子打开包装盒,带着手套就开始“吸”榴莲,因为赶时间,没吃干净,男子心痛不已,网友:吃的太饱一打嗝把坐隔壁的熏晕! 信息来源:国+社区 2025年5月20日 5 月 20 日,昆明站检票口上演了一幕荒诞剧。准备前往大理的张先生夫妇,因携带榴莲被工作人员拦下。这颗价值七八十元的榴莲,原本是他们计划在旅途中享用的 “甜蜜伴侣”,此刻却成了烫手山芋。根据《铁路进站乘车禁止和限制携带物品目录》,榴莲因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被列为禁带品。面对两难抉择,张先生做出惊人之举 —— 撕开包装,用手套直接 “吸食” 果肉。 “当时真急眼了,检票口都开始催了!” 张先生事后回忆,妻子因对榴莲气味敏感无法帮忙,他只能独自 “战斗”。现场目击者称,男子腮帮子鼓得像仓鼠,汁水顺着下巴流到袖口,堪称 “人类进食速度挑战赛” 现场。有热心乘客建议购买密封盒,却被他以 “太麻烦” 拒绝,最终在发车前 3 分钟 “消灭” 了 80% 的果肉。进站后,张先生摸着圆滚滚的肚子苦笑:“这辈子都不想再看到榴莲了。” 从公共管理视角看,此类冲突折射出规则弹性与人性需求的博弈。根据 12306 最新规定,榴莲若密封完好可携带,但不得在车内食用。这对夫妻的行为,本质是用极端方式对抗规则,却忽略了更优解 —— 车站提供的免费暂存服务。正如法律专家指出:“公共空间的权利边界,应以不损害他人权益为前提。” 这场 “榴莲保卫战”,表面是吃货与规则的较量,实则暴露了公共服务与公众认知的断层。铁路部门若能在安检口提供密封盒租赁服务,或许能避免类似荒诞剧重演。至于张先生,建议下次出行前熟读《铁路携带品清单》,毕竟 “用胃扛规则” 的代价,可能比榴莲更让人上头。下次带榴莲坐高铁,您是选择 “当场消灭”,还是乖乖托运?不妨在评论区聊聊您的 “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