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只要把狒狒的心脏移植过去,就能多活些日子!”1984年,美国一位妈妈为刚出生的

“只要把狒狒的心脏移植过去,就能多活些日子!”1984年,美国一位妈妈为刚出生的女儿移植了一颗狒狒的心脏。然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却不止一次后悔自己的决定。 1984年10月14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某医院的产房里传来婴儿啼哭,特雷莎诞下一名女婴。 护士将孩子抱到母亲面前时,特雷莎发现女儿的哭声异常微弱,仿佛随时会断气。 医生检查后发现,孩子患有罕见先天性心脏病,她的左心室发育不全,仅靠残缺的右心室维持生命,存活率极低。 主治医生告诉特雷莎,婴儿或许撑不过24小时,特雷莎颤抖着签下病危通知书,在保温箱前守了整夜。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进病房时,斯蒂芬妮的心跳仍在监护仪上跳动,这个奇迹般的生命硬是挺过了7天,甚至开始尝试吮吸奶瓶。 正当特雷莎重燃希望时,婴儿的呼吸突然变得急促,主治医生摇头叹息:"最多再撑三天。" 就在这绝望时刻,一位叫伦纳德·贝利的心脏外科专家找上门,他带来个惊世骇俗的方案:将狒狒心脏移植给斯蒂芬妮。 贝利医生时任洛马琳达大学医学中心儿科主任,此前已在灵长类动物身上完成过143例跨物种心脏移植实验。 当特雷莎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时,手指把纸张捏出深深褶皱,钢笔尖划破了三页复写纸。 手术室的无影灯亮起6小时后,贝利医生向媒体宣布:"移植心脏开始自主跳动!" 全世界各大报纸头版刊登着裹在纱布里的婴儿照片,标题写着"医学史上的奇迹"。 特雷莎隔着玻璃看着浑身插满管子的女儿,没注意到自己把嘴唇咬出了血。 术后第14天,护理记录显示斯蒂芬妮出现发热症状,原本粉嫩的小脸泛起不正常的潮红,监测仪上的心跳曲线开始紊乱。 医疗团队紧急启用当时最先进的环孢素抗排异药物,但狒狒心脏与人类免疫系统的战争已然打响。 尸检报告后来证实,移植心脏周围聚集了大量淋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出现大面积脱落,这正是典型急性排异反应的特征。 当斯蒂芬妮在第21天停止呼吸时,特雷莎正握着女儿逐渐冰凉的小手哼唱摇篮曲。 监护仪的长鸣声中,她突然抓起病历本摔向墙壁,嘶吼着"你们不该给她希望"。 争议声中,贝利医生团队继续推进研究,1985年他们为14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狒狒心脏移植,其中存活最久的婴儿挺过了20个月。 特雷莎的悔恨在时光冲刷下逐渐沉淀,每年10月14日,她都会带着白玫瑰前往墓园,花瓣上总沾着未擦干的泪痕。 四十年后,当马里兰大学成功实施首例猪心移植手术时,特雷莎已白发苍苍,她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说:"如果当年有基因编辑技术,或许结局会不同。" 信息来源: 《自然》杂志2018年12月5日刊载的狒狒-猪心移植长期存活研究、世界卫生组织《异种移植临床研究规范》(2020年修订版)、国际移植协会《跨物种移植伦理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