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雷军第二枪,YU7枪挑Model Y?引言:雷军第二枪打得不客气,小米YU7这回

雷军第二枪,YU7枪挑Model Y?

引言:

雷军第二枪打得不客气,小米YU7这回真的对Model Y贴脸开大了。

雷总又出手了!小米第二款车,SUV YU7,这次直接把枪口对准了特斯拉Model Y。参数表一摊开,我得说,这火药味儿,隔着屏幕都闻得到。说实话,Model Y在中国的好日子,可能真的要数着过了。

想当年,Model Y是特斯拉在中国的绝对主力,去年一年卖了48万多辆,占了特斯拉中国销量的七成半还多。即便面对一众国产新势力的围剿,比如小鹏G6、深蓝S7这些,Model Y也还算挺住了。但说实话,风光背后也有隐忧,2024年Model Y的销量增速已经从前两年的85.6%和44.7%断崖式下跌到只有5.2%。年初的小改款,除了外观动了动,关键的800V快充缺席,让不少人挺失望的。再加上上海工厂的升级改造,直接导致了2025年头四个月Model Y销量下滑了近两成(19.6%)。

眼看特斯拉还指望下半年缓口气,雷军带着YU7上场了。说不好听点儿,这是明牌“抢饭碗”。

小米YU7:参数上的“贴脸输出”

小米YU7这次主打的就是一个“我比你强”:

续航和补能是真狠,YU7入门款CLTC续航直接飙到835公里,电池包也更大,有96.3千瓦时。对比Model Y的593公里和62.5千瓦时电池,这差距,嗯,有点明显。关键是800V平台,雷总说YU7充电15分钟能补能620公里;而Model Y从10%充到80%则需要27分钟,这对比,很难不让人皱眉。

车身尺寸更大,YU7车长近5米,比Model Y长202毫米。前备箱容量141升,也更能装。国人对“大”的偏好,这点雷总是懂的。

速度也猛,即便是入门版YU7,最高时速也能到240公里,而Model Y仅为201公里。

YU7全系三款配置:Standard、Pro和Max,其中Pro(四驱)和Model Y长续航版正面硬刚,Max版更是用508kW(约691马力)挑战还未在华上市的Model Y Performance。

当然,Model Y也不是全无优势,比如它比YU7轻了400多公斤,风阻系数也略低一些(0.22Cd vs 0.245Cd)。智驾芯片方面,特斯拉目前搭载的FSD AI 4算力为720 TOPS,略高于YU7所用英伟达AGX Thor芯片的700 TOPS。

定价未公布,但压力先给到

小米官方暂未公布YU7售价,但参考SU7的打法来看,性价比一定是杀手锏。Model Y目前售价为26.35万元,长续航版30.35万元。如果YU7把起步价压进25万区间,Model Y的基本盘恐怕就要松动。

在中国这个卷到飞起的电动SUV市场,优秀的选择已经够多了。小米YU7的入局,用有些人的话说,可能是压倒Model Y在华优势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然,YU7也不是没有变量。小米尚需时间爬产能坡,短期内难以快速满足市场放量。对特斯拉而言,这或许是2025年下半年的喘息窗口。但如果2026年YU7产能兑现、交付铺开,再叠加其他国产品牌轮番上新,Model Y的同比下滑压力,将从“可能性”转为“现实”。

SUV主战场的剧本正在重写

从产业视角看,这场贴身肉搏,不只是产品配置的比拼,更是国产品牌对“中高端电动SUV价值定义权”的一次强势争夺。

小米SU7发布至今,已累计交付超25.8万辆。考虑到当前中国市场SUV与轿车的销量比接近1:3,YU7的战略意义非常清晰:复制SU7的节奏,在更广阔的家用SUV市场掀起下一波冲击。

Model Y在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孤胆英雄”阶段,或许真的要画上句号了。而特斯拉这边,还得面对供应链关税、智能化更新滞后、定价空间受限等多重压力。

所以,这场比拼,不止是参数和定价的较量,更是小米与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品牌路线、用户心智、供应端能力”的全面对峙。

小米YU7这条“鲶鱼”已经下场,特斯拉,以及其他玩家们,准备好了吗?这大戏,是越来越好看了。

— END —

版权所有 DriveNEXT,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来源:小米汽车

数据来源:carnewschina 

小米YU7 小米首款suv命名yu7 雷军 小米yu7 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