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障基金是人民群众健康的幸福保障。为进一步守住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杭州市医保局2020年起推行“实名制”监管系统,数字赋能医保监管,精准打击欺诈骗保行为,共同守护医疗保障基金的安全。
本期“以案说法”和大家讲述一则冒用他人医疗保障凭证,骗取医疗保险基金的违法案例。
杭州余杭的沈先生不小心弄丢了医保卡,一直没有去挂失补办。几天后,他收到一条杭州医保部门发来短信,提示他的医保卡在杭州市余杭区某药店有一笔购药记录,之后的几天,他又陆续收到几条同一个药店的医保卡购药提示短信。
“糟糕,可能医保卡被别人捡去用了。”沈先生赶紧拨打了杭州医保投诉举报电话。
接到沈先生反映的情况,杭州市医保局余杭分局迅速启动调查程序。凭借杭州医保的“实名制”监管系统,再加上24小时不间断监控全覆盖,执法人员很快调取到实名制监管系统中“沈先生”的购药信息,发现“沈先生”在该药店购药时留下的照片信息并非他本人,而是一名50多岁的女性。
经过进一步调查,执法人员精准锁定,拿沈先生的医保卡购药的为余女士,购药时,她向药店工作人员谎称自己是沈先生的母亲,并以代配药的形式将沈先生医保卡内余额全部使用完了。
确认情况后,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联系上余女士,了解到她在杭州没有固定住所,也没有参加杭州医保。
面对执法人员的问询,刚开始,余女士百般抵赖,拒不承认。当执法人员亮出监控视频等证据后,她最终承认了冒用他人医保卡骗取医保基金的违法事实,随后,她在执法人员的陪同下,前往购药的药店,以反交易的形式将冒用沈先生医保卡购买的药品费用一一进行了退费处理。
余女士认为自己已经退回了药费,此事就到此了结了。但余女士冒用他人医保卡的行为违反了《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属于骗取医疗保险基金的行为。医保部门依据相关规定,责令余女士除改正上述违规行为、退回骗取的医保基金外,还应按骗取金额的2倍缴纳罚款。面对后续行政处罚,余女士玩起了“人间消失”,无论执法人员发短信、打电话都不回、拒接,邮寄到她老家地址的相关法律文书也被拒收,企图凭此逃避处罚。
为落实行政处罚事项,杭州市医保局余杭分局对处罚决定进行公告送达,并向法院提起强制执行申请。直到看到法院的执行通知,余女士才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主动联系缴纳罚款。
这起案件顺利结案,有赖于实名制监管的精准捕获,有赖于不间断监控的精确还原以及医保部门与法院联动处置的精密闭环。
杭州医保再次提醒:任何形式的欺诈骗保行为都是对公共利益的侵害,在大数据、大监管时代,任何违法违规行为终将无处遁形。我们呼吁广大参保人自觉抵制骗保行为,若发现身边存在欺诈骗保线索,可向医保部门举报。请记住:每一分医保基金,都是大家共同的“看病钱”“救命钱”,我们大家都有责任来共同守护好医保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