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勤俭办一切事业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一步拧紧“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不仅是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资源节约等具体行为的规范,更是对全体党员干部思想深处“过紧日子”意识的强化。勤俭办一切事业,绝非简单的财政紧缩手段,而是蕴含着对人民立场的坚定恪守、对现代化治理的不懈追求。

“紧”扣主题主线,入脑入心。“足国之道,节用裕民”,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展现的是不忘初心的政治本色,彰显的是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从革命战争年代的“红米饭、南瓜汤”,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勒紧裤腰带搞生产”,再到新时代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新征程上,各级领导干部须拧紧思想弦,对勤俭节约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铆足“咬定青山”的韧劲,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引向深入。

“紧”贴工作实际,落实落细。“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勤俭办一切事业,需要将制度规定转化为自觉行动。新征程上,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既是一种责任担当,也是一种现实需求。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扎实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节约集约使用资金资源,带头开展粮食光盘行动、“零基预算”改革等,紧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勤俭节约、不尚浮华,将《条例》的各项规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舌尖上的浪费”“会海中的挥霍”“车轮上的铺张”等现象防微杜渐。同时,强化督查,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情况纳入巡视巡察、审计监督的重要内容,通过正风肃纪,对不良风气亮红牌、踩刹车,确保制度的刚性约束力,让制度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紧”抓发展质量,见行见效。勤俭办事业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数字政府建设如火如荼,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少花钱、多办事,实现治理效能提升,如公务用车改革节约经费、数字化手段减少文山会海、节庆展会避免铺张浪费等成功实践,证明节约与效率可以并行不悖。当勤俭融入权力运行的每个环节,当俭朴作风成为党员干部的精神标识,收获的不仅是财政资金的节约,更是政治生态的净化、执政根基的巩固,从而能够将有限的财政资源用在抓改革、促发展、干实事上,让激浊扬清的勤俭风气涤荡神州大地,让清风正气日益深入人心,让制度长牙带刺、《条例》落地见效。

(作者:吴子今)

评论列表

只说实话不造谣
只说实话不造谣 13
2025-05-23 18:47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