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嘴炮大战”升级 印巴冲突的硝烟尚未散尽,新一轮“外交舆论战”已悄然打响。印度派出“朱砂行动”宣讲团全球游说,巴基斯坦立刻针锋相对,组建“和平代表团”展开反制——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或许比真实的战场更耐人寻味。 1. 印度的“胜利叙事”:从战场到讲台 莫迪政府近期操作堪称“魔幻现实主义”: 战场失利:社交媒体疯传的“阵风”战机残骸照片,印度官方咬死不认 舆论造势:莫迪高调宣称自己血管里流淌的是“朱砂行动”,全国庆功游行 全球宣讲:30国巡回演讲团出动,首站日本却只换来外相岩屋毅的礼貌性点头 问题来了:当印度代表团在东京痛斥“巴基斯坦支持恐怖主义”时,为何连传统盟友日本都反应冷淡?答案或许藏在国际社会的集体沉默中——没人愿意为一场自导自演的“胜利秀”买单。 2. 巴基斯坦的“后发制人” 巴方迅速组建以前外长比拉瓦尔为首的“和平代表团”,打法明显更高明: 不争胜负争道义:主打“和平主张”,反衬印度好战形象 精准狙击:尚未公布行程,已让印媒跳脚指责“抄袭创意” 舆论反杀:阿富汗塔利班站队印度的“神助攻”,反而让巴基斯坦赢得更多同情 讽刺的是:印度在战场上没打赢,舆论场上又遭遇巴基斯坦“截胡”,莫迪的“朱砂行动”正褪色成一场尴尬的独角戏。 3. “赢学”国家的终极对决 这场外交博弈暴露了南亚两大国的共同特质: 印度:“战报会说谎,但战线不会”的古老智慧,被莫迪改写为“只要我说赢了就是赢了” -巴基斯坦:深谙“敌人宣传什么,我们就反对什么”的舆论战精髓 但现实很骨感:当印度宣讲团在迪拜酒店里播放PPT时,国际社会更关心的或许是——这两国何时能停止用纳税人的钱打“嘴炮”,转而解决国内的通货膨胀和基建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