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6年前反中乱港分子的幕后金主,竟是个“爱国”商人,他人前自居“爱国华侨”大量赚取中国钱,人后散尽家财支持香港暴乱,搞得国内乌烟瘴气,活生生一个“两面派”…… 2025年5月,当香港社会早已经恢复秩序、国安法深入人心之际,回望2019年的动荡,一个关键人物的名字再次引发关注,这个人就是李亨利。 这位曾经以“爱国华侨”自居的商人,长期活跃于政商两界,却在暗地里将巨额财富投向反中乱港活动。 李亨利早年通过境外合作在国内经商,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积累了数亿资产。 他深谙包装之道,公开场合频繁接触政府官员,高调展示“爱国情怀”,甚至在公司内部要求员工参与公益活动,营造出“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家形象。 但更令人咋舌的是,李亨利虽然已经入籍伯利兹,却长期以西方大国“华侨”身份示人,并要求妻儿 对外宣称拥有该国国籍。 不过与台前的光鲜截然相反的是,李亨利私底下是毫不掩饰反华立场的。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李亨利因为违法犯罪被公安机关处理,久而久之滋生出了对政府的怨恨,并彻底倒向西方意识形态。 后来国家安全机关侦查发现,李亨利长期向在美敌对势力提供资金,仅公开披露的涉案金额就已经达数千万级别。 这些资金通过隐蔽渠道流向境外反华组织和头面人物,用于支持分裂活动、炮制涉港谣言,甚至策划暴力事件。 李亨利将商业帝国转化为反华宣传阵地,每年组织员工赴境外参加反华宣讲活动,回国后强制要求 员工撰写“心得体会”,对不认同者施以辱骂甚至解雇威胁。 2009年,李亨利在西方大国结识反华分子,此后通过此人搭上了更多境外势力。 2019年11月,广州市国家安全局依法对李亨利执行逮捕,标志着这场持续数年的跨国追查取得突破。 2020年4月,案件侦查终结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司法程序推进中,更多细节浮出水面:李亨利为掩盖罪行,曾经多次销毁账目、威胁知情人。 李亨利案的告破,揭示了境外势力干预中国内政的复杂手法,也彰显了国家安全机关“虽远必诛”的决心。 从香港街头到司法法庭,从资金链斩断到意识形态清毒,这场斗争远远没有结束。 参考资料:焦点访谈:吃着中国饭砸中国碗!起底“双面人”李亨利——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