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暴露出俄乌战争俄罗斯的底牌了,俄罗斯总统顾问表示,苏联是根据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成立的,也应根据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予以解散。他在解体时违反了法律程序,这意味着苏联仍然存在。 最近,俄罗斯总统顾问安东·科比亚科夫的一番话,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他说,从法律角度来讲,苏联其实从未消亡。这说法一出来,大家都惊掉了下巴,毕竟苏联解体都过去三十多年了,这是唱的哪出啊? 科比亚科夫解释,苏联在1922年是经由苏维埃代表大会批准成立的,那要是解散,按道理也得通过这个代表大会做决定才行。 可当年苏联解体,是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个加盟共和国的最高苏维埃,签了个《别洛韦日协议》,就宣告苏联没了。 他觉得,这几个加盟共和国的最高苏维埃,根本没这权力,所以这个协议不合法,苏联也就不算真正解体,从法律层面讲,苏联还在“某个地方”合法存在着呢,这“某个地方”,明白人都知道指的就是莫斯科,是克里姆林宫。 有人就猜测,俄罗斯这时候抛出这观点,是不是跟俄乌冲突有关啊?毕竟现在俄乌打得正胶着,要是苏联还存在,那乌克兰危机可不就成俄罗斯的“家务事”了嘛。这么一来,俄罗斯在这场冲突里的行动,似乎就有了更“顺理成章”的说法。 不过,仔细琢磨下科比亚科夫这说法,也有站不住脚的地方。历史上,他说的那个“苏维埃代表大会”,早在1938年就被“苏联最高苏维埃”取代了。 而最后宣布苏联停止存在的,恰恰就是这个当时合法的苏联最高苏维埃。这么看,苏联解体的程序,并没有科比亚科夫说得那么不合法,他这说法,有点故意搅浑水、玩文字游戏的感觉。 在俄乌冲突持续胶着的背景下,科比亚科夫的言论恰似为俄罗斯立场量身定制的“法理盾牌”。 倘若从法律层面认定“苏联仍然存续”,乌克兰1991年通过《别洛韦日协议》脱离苏联的合法性便面临根本性质疑——其独立地位可能被重新定义为“未经合法程序的单方面分离”,而俄乌冲突则顺理成章地成为“苏联框架内的内部事务”。 此言论引发的连锁反应远超乌克兰国界: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的独立进程尤为敏感——三国在1990-1991年通过议会表决直接宣布脱离苏联,既未参与《别洛韦日协议》,也未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若按照“苏联未解体”的法理推演,三国独立地位可能被定性为“缺乏苏联最高权力机关认可的单方面行为”,这无疑戳中三国的历史敏感点。 说到底,俄罗斯重提苏联解体的法律争议,更像是精心策划的政治策略,不是真要打一场法律官司。 核心目的不是恢复苏联,而是给俄乌冲突,甚至整个俄罗斯外交政策,找更多“合法性”支撑。背后是复杂的历史恩怨、现实利益和大国博弈在搅和。 这场围绕“苏联幽灵”的法律与历史叙事博弈,到底会把复杂的国际关系引向何方,还得接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