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保住墨脱真的很不容易!卫星地图转到西藏的墨脱县,真是惊掉了我下巴,怪不得说是世界上最难抵达的地方,这毫不夸张。 卫星地图上看,墨脱这里的公路就像一条被揉皱的丝带,在海拔落差超7000米的雪山峡谷间扭曲缠绕,但就是这片最难抵达的土地,如今成了中国边防线上最坚固的堡垒。 墨脱全域位于山高谷深、地形陡峭的强烈深切割地,自然地理环境、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滑坡、崩塌、泥石流、雪崩、积雪淤冰、地震等地质灾害比比皆是,随时可能发生。以前物资运输全靠人背马驮,翻越高山陡崖、跋涉湍急溪流,爬天梯、滑溜索、过独木桥,一次往返需10至20天,沿途残留的人畜白骨充分印证了此路之艰险。 可就是这么块难啃的骨头,印度一直惦记着。1914年英国殖民者炮制的“麦克马洪线”,将藏南地区非法划给英属印度,印度独立后不仅继承这一非法主张,还在1951年趁中国抗美援朝之际偷偷派兵侵占藏南,1987年单方面宣布成立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试图将非法占领合法化。墨脱原本只是珞瑜地区的北缘,历史上又称“上珞瑜”,其核心地区如今却被印度划入“阿鲁纳恰尔邦”版图,1962年夏,印度陆军发起“昂卡尔”行动,直逼“麦克马洪线”以北的墨脱。 但中国偏要在这绝境中修路。从1961年第一次组织勘测开始,这条路修修停停,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1965年动工后仅修通8公里就被迫停工;1994年通车典礼刚举行完,一场暴雨就让公路基本报废,通车时间不到两天;2005年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恢复建设,武警交通部队官兵调集近百台先进设备,采用12项施工工艺,在嘎隆拉隧道施工时,平均每天在水里浸泡4个小时,经过两年多终于会师。2013年10月31日,全长117公里的墨脱公路正式通车,结束了墨脱不通公路的历史。2022年,派墨公路竣工通车,林芝市至墨脱县的道路里程缩短为180公里。 如今,墨脱成了中国边防线上最坚固的堡垒。西藏军区“墨脫戍邊模范營”一代代官兵扎根这里,60年来先后有30名官兵长眠于墨脱边关。他们靠一副“铁肩膀”、一雙“鐵腳板”,在墨脱創造了“29個第一”,辦起學校、修建水電站、創建醫院,結束了墨脫不通電、不通電話、不通網絡的歷史。 现在,中国在藏南周边建立了军民两用的铁路网络,西藏军区已建成47个无人机起降点,热食都能用无人机送到海拔5000米的哨所,15式轻型坦克在冰川地带灵活机动,PHL-191火箭炮覆盖整个藏南的强大火力网。墨脱还推进智慧边防建设,建强护边员队伍,推广“巡边+发展林下经济”的模式,实现边民在巡边中发展生产、在生产中守护国土。 印度以为能靠非法主张和军事部署占便宜,可中国在这雪域高原上硬生生凿出一条天路,把边防堡垒筑得铁桶一般。这一局,中国用实力告诉世界,想要觊觎中国领土,门都没有!你说,印度还能折腾出什么花样?评论区聊聊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