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9年,张治中因缺钱,就让儿子去找傅作义借钱,此事被周总理知道后,周总理说:

1949年,张治中因缺钱,就让儿子去找傅作义借钱,此事被周总理知道后,周总理说:“此事是我们不对,给他6千元吧!” 张治中这辈子最出名的事,就是当了半辈子国民党高官却跟共产党交朋友。 要说他这辈子最大的贵人,还得数周恩来总理。这俩人从黄埔军校搭伙教书开始,就结下了过命的交情。 那年头国共两党闹得跟乌眼鸡似的,偏偏他俩能处得跟亲兄弟一样,也算是乱世里的奇景。 1949年开春,蒋介石撂挑子不干了,把烂摊子甩给李宗仁。 这位代总统心里跟明镜似的,国民党这艘破船眼瞅着要沉,赶紧打发张治中上北平跟共产党谈判。 张治中这趟差事可不好干,既要给国民党挣面子,又不想跟老朋友们撕破脸。 周恩来在谈判桌上该硬气的时候一点不含糊,私底下却总给这位老朋友留台阶。 要说周恩来最绝的一招,是硬把张治中全家留在北平。那天张治中在机场看见老婆孩子从飞机上下来,惊得差点把眼珠子瞪出来。 原来周恩来早安排地下党把张家老小从南京接来了,这手安排比及时雨还解渴。张治中嘴上不说,心里早就暖得跟三伏天的火炉子似的。 日子一长,张治中在北平犯起了难。当初来谈判以为十天半月就能回南京,哪成想现在要长住。 家里十来口人等着吃饭,钱袋子眼见着要见底。 老爷子拉不下脸找共产党要钱,悄悄让儿子去找傅作义借两百块救急。傅作义倒是仗义,二话不说掏了五百块。 这事儿传到周恩来耳朵里,急得他直拍大腿。 当天就派人给张家送去六千块钱,还写了封亲笔信赔不是。张治中捏着那沓钱,心里五味杂陈。都说患难见真情,共产党这份情义比山还重。 1969年张治中走的时候,周恩来顶着压力给他办了场风风光光的葬礼。 甭管是共产党干部还是国民党旧部,只要想送老张最后一程的都能来。 周恩来自己再忙也抽身到场,给这位老朋友撑足了面子。 后来有人算过账,能让周总理亲自出席葬礼的党外人士,全中国掰着手指头都数不满一只手。 这些年张家后人没少念叨老一辈的交情。 前两年张治中的孙子在采访里说过,家里现在还供着周总理当年写的亲笔信。 傅作义家的后人逢年过节还跟张家走动,说是要续上老一辈的缘分。 北京城里那些见证过这段往事的老建筑,现在都成了重点保护单位。 什刹海边上张治中住过的小院,去年刚翻新成纪念馆,里头还摆着当年周总理送来的公文包。 要说这段往事给后人啥启示,那真是应了老话"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国共两党斗了那么些年,能有这么段超越立场的交情,就像寒冬腊月里的一把火,照得人心都亮堂。 现在两岸搞交流的,还总拿这段故事当榜样。台湾那边来的访问团,十个有八个要打听张治中旧居在哪儿,可见这故事的生命力比长江水还长流。 信息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张治中与周恩来半个世纪的友情》 人民网《北平和平解放背后的故事》 新华网《张治中将军生平事迹回顾》 中国军网《傅作义与北平和平解放》 中国政协网《张治中同志追悼会史料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