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难怪俄军明知自己已全面落后,也不愿采购中方武器装备,俄罗斯专家曾说出问题原因。

难怪俄军明知自己已全面落后,也不愿采购中方武器装备,俄罗斯专家曾说出问题原因。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最近,俄罗斯著名军事专家、欧洲与国际问题研究学者瓦西里·卡申在接受东大媒体采访时,对东大与俄罗斯之间的战略互动、军事技术合作和安全协作问题进行了令人关注的表态和分析。 他明确的说,现在俄罗斯非常缺乏为现代化、信息化战争准备新型武器,由于战前在军工领域的缺失,导致一开始俄军缺乏对乌军实施大规模精确打击的廉价低成本弹药储备,导致俄军不得不用成本高昂的远程巡航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来打击战术目标。 而对面的中国,现在创新能力不仅远高于俄罗斯,而且装备的先进程度也远高于俄罗斯,但是俄罗斯为什么就不能寻求中国的帮助呢? 其实还是面子,俄罗斯一些人到现在还抹不开面子。圣彼得堡海军设计局的老工程师至今记得,2019年俄海军将领参观中国055驱逐舰时,手指划过相控阵雷达面板的细微颤动,这种能同时追踪400个目标的舰载系统,俄军最新22350型护卫舰要到2026年才能勉强实现三分之一性能。 但采购清单最终划掉了所有中国装备,转而向伊朗订购了300架见证者-136无人机,只因这些简陋的游荡弹药能用伏尔加格勒拖拉机厂的零件组装。 技术鸿沟正演变成战略焦虑。乌拉尔车辆制造厂的生产线上,工人们仍在手工校准T-90M坦克的观瞄系统,而中国北方工业的智能化车间里,VT-4主战坦克的激光压制装置已实现全自动校准。 即便如此,莫斯科仍坚持将S-500防空系统的火控计算机交由本土企业研制,哪怕其运算速度仅相当于中国十年前的水平。 国际军火市场的暗战更添变数。当印度海军宣布采购中国设计的舰用柴油机时,俄国防出口公司的谈判代表连夜飞赴新德里,用承诺提前交付布拉莫斯导弹技术换来了订单撤销。 这种地缘政治的微妙平衡,让中俄军事合作始终戴着镣铐起舞——俄罗斯可以接受朝鲜的火箭炮,却对中国卫士-2D远程火箭炮的射程参数严防死守,生怕东南亚军火市场出现替代者。 军工复合体的利益链条如同西伯利亚冻土般顽固。喀山航空制造联合体的高管们清楚,一旦引入中国歼-16的主动相控阵雷达技术,自家研制的祖克-AME雷达生产线将瞬间失去20亿卢布订单。 这种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让俄军宁愿耗资50亿卢布翻新米格-31截击机,也不愿采购性价比更高的中国歼-11D。 北极圈内的北德文斯克造船厂里,生锈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仍在等待第12次大修,而上海江南造船厂的船坞中,003型航母的电磁弹射器已完成第3000次无故障测试。 这种肉眼可见的代差,让卡申在闭门会议上直言不讳:俄罗斯军工就像执着于修复伏尔加轿车的老师傅,明明隔壁车行就能买到全新新能源车,却非要死守内燃机最后的光荣。 你们认为俄罗斯还能挺几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