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公元前224年,王翦亲率60万大军灭楚,出征之前,王翦命人认真估算了一下,每个士

公元前224年,王翦亲率60万大军灭楚,出征之前,王翦命人认真估算了一下,每个士兵拉一次大便,就有2000石之多(相当于现在的140吨之多),如果处理不好,真是个大麻烦! 当年秦国横扫六国,唯独在楚国这儿栽了大跟头,全靠老将王翦扭转乾坤,这故事得从头细说。 秦王嬴政在收拾完韩赵魏之后,眼珠子就盯上了南边的大块头楚国。 要说这楚国虽然被秦国揍过好几回,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地盘从湖北一直铺到江苏,手底下还握着淮泗平原的粮仓。 这时候秦国朝廷里分两派意见,年轻气盛的李信拍胸脯说二十万人足够,胡子花白的王翦非得要六十万大军。 秦王心想这老头儿怕是年纪大了犯怂,转头就把兵权交给李信。 要说李信也是个人物,带着二十万秦军刚进楚国地界那叫一个势如破竹。 可谁料想楚国人憋着大招呢,昌平君这个吃里扒外的在郢陈搞叛乱,把李信的后路给断了。 二十万大军被楚军追着屁股打了三天三夜,最后只逃回来七零八落的残兵败将,这事儿把秦王气得直跳脚,连夜坐着马车就往王翦老家赶。 王翦这老头儿精着呢,知道秦王要回来求他出山,六十万大军可是秦国全部家当,换成谁当国君都得心里打鼓。 这老爷子故意跟秦王要田要地,开口就是良田美宅,临出征还派人催了五回地契。 其实他这是给秦王吃定心丸,贪财的老头子总比有野心的将军让人放心,这招以退为进玩得漂亮,既打消了秦王疑心,又给子孙攒下份厚实家业。 六十万人马开拔可不是闹着玩的,光是每天拉的屎尿就有两千多石,王翦专门派人在军营里挖了上百个茅坑,还跟当地老百姓商量着把粪肥拉去浇地。 这事儿看着腌臜,实则解决了大问题,既防止军营臭气熏天闹瘟疫,又讨好了当地百姓,真是一举两得。 大军开到楚国边境,王翦突然下令扎营不打了,楚国名将项燕带着四十万大军在对面干瞪眼,天天派人到秦军营前骂阵。 这边秦兵吃饱喝足闲着没事,天天在营里比赛扔石头、跳远。 王翦亲自下伙房盯着伙食,跟士兵蹲一块啃干粮,这么耗了一年多,楚军实在扛不住了,粮草接济不上,士兵士气涣散,项燕只得下令撤退。 要说王翦这老狐狸等的就是这刻,楚军刚掉头,六十万养精蓄锐的秦军就像洪水开闸似的冲杀过去。 项燕的部队饿着肚子跑路,哪经得起这般冲杀,在蕲南被包了饺子,这仗打完楚国算是彻底趴下了,连楚王负刍都给逮住了。 剩下的残兵败将逃到淮南想翻盘,结果第二年就让王翦父子收拾得干干净净。 这场仗给后世留下了两个活教材:一是打仗不能光看兵力多少,关键得会用;二是姜还是老的辣。王翦能把吃喝拉撒这些琐事都算计进去,难怪能成就不世之功。 后来楚国人念叨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说到底还是对这场败仗耿耿于怀,谁承想十几年后揭竿而起的陈胜吴广、刘邦项羽,还真应了这句老话。 要说王翦最绝的还是揣摩人心,带兵在外最怕君王猜忌,他又是要地又是催房产证,愣是把多疑的秦王哄得服服帖帖。 这种政治智慧可比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厉害多了,难怪人家能功成身退,子孙后代还出了王导、王羲之这样的大人物。 琅琊王氏的赫赫威名,老祖宗这步棋下得实在高明。 这场灭楚之战给后人提了个醒:打仗不光是拼刀枪,粮食、后勤、人心哪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 王翦能把六十万大军的屎尿问题都安排妥当,这才是真本事。 后来楚汉相争时韩信搞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多少也有点王翦稳扎稳打的影子。 所以说啊,真正的高手从来都是把准备工作做在前头,等机会来了才能一把抓住。 参考资料: [1]王翦缘何坚持灭楚出兵六十万-老柯 - 《当代戏剧》 - 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