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10年,44岁的居里夫人起床去上课,学生朗之万一把搂住她:“5年了,我不想再

1910年,44岁的居里夫人起床去上课,学生朗之万一把搂住她:“5年了,我不想再等!我要立刻就娶你!”居里夫人满眼期待地点头同意。几天后,朗之万的妻子疯狂宣传居里夫人写给朗之万的情书!朗之万立刻跳出来辩解:“我根本不认识那个女人!” 玛丽·居里,原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一个教师家庭。她的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父亲教授数学和物理,母亲管理女子学校。玛丽从小就展现出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常常在父亲的书房翻阅书籍。16岁时,她以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获得金质奖章,但因波兰受俄罗斯帝国统治,女性无法进入大学,她只能在家乡当家庭教师,攒钱追求梦想。1891年,她带着微薄积蓄来到巴黎,进入索邦大学攻读物理和数学。1893年,她以第一名获得物理学学位,次年数学学位名列第二。 1894年,玛丽在一次学术聚会中遇到了皮埃尔·居里,一位物理学教授。两人因共同的科学热情迅速建立联系,1895年结婚。婚后,他们在简陋的实验室中研究放射性,搬运沉重的铀矿石,分析样本,记录数据。1898年,他们发现了钋和镭两种新元素,为科学界带来震撼。1903年,他们与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表彰他们在放射性领域的突破,玛丽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女性。然而,1906年4月19日,皮埃尔在巴黎街头被马车撞倒,当场去世。玛丽接替他的索邦教职,成为首位女教授,同时独自抚养两个女儿伊雷娜和艾芙。1911年,她因分离纯镭的成就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成为首位两次获奖的科学家。 皮埃尔的去世让玛丽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她最艰难的时刻,保罗·朗之万走进了她的世界。朗之万是皮埃尔的得意门生,1872年出生,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以研究磁性和超声波技术闻名。他在巴黎的法兰西学院任教,曾因研究电离气体和攀登埃菲尔铁塔测量大气电流而备受赞誉。然而,他的婚姻并不幸福。1898年,他与珍妮·德斯福斯结婚,生下四个孩子,但夫妻关系紧张,争吵不断,甚至发生过肢体冲突。珍妮抱怨朗之万将科学置于家庭之上,拒绝高薪的工业职位。 1910年,朗之万与妻子分居,搬到巴黎拉丁区一间靠近玛丽实验室的公寓。他与玛丽的接触日益频繁,从学术讨论逐渐发展为亲密关系。他们开始秘密约会,交换情书,表达深厚的感情。朗之万在信中写道,他迫不及待想见到玛丽,表达思念之情。玛丽则提醒他小心行事,避免被人跟踪。 1911年夏,珍妮察觉丈夫的异常,雇人闯入朗之万与玛丽的秘密公寓,窃取了他们的通信。11月4日,《Le Journal》刊登文章,标题耸人听闻:“镭的神秘光芒点燃了科学家心中的火焰,而这位科学家的妻子和孩子却泪流满面。”文章公开了玛丽写给朗之万的信件片段,指责她破坏家庭。珍妮将信件副本分发给多家报社,掀起轩然大波。巴黎的报纸摊贩高声叫卖,市民们聚集在咖啡馆议论纷纷。媒体不仅攻击玛丽的道德,还散布谣言,称她是犹太人,挑起排外情绪。更有报纸谎称她与朗之万的恋情始于皮埃尔生前,导致其自杀,这完全违背事实,因为皮埃尔死于意外。 丑闻迅速升级,公众的愤怒达到顶点。玛丽从布鲁塞尔参加索尔维会议归来,发现一群暴民围在她位于Sceaux的家门前,高喊辱骂。她的女儿,14岁的伊雷娜和7岁的艾芙,吓得躲在屋内。玛丽迅速收拾行李,带着女儿逃往数学家埃米尔·博雷尔的家中避难。博雷尔不顾被解雇的威胁,收留了她们。朗之万则试图挽回名誉,公开否认与玛丽的关系,声称自己与她毫无瓜葛。他回到妻子身边,请求原谅。珍妮继续向媒体提供材料,誓要让玛丽身败名裂。朗之万甚至与《Le Journal》的编辑古斯塔夫·泰里进行了一场决斗,双方持枪对峙于巴黎郊外,但最终无人开枪,草草收场。 这场丑闻恰逢玛丽获得第二座诺贝尔化学奖的时刻。诺贝尔委员会担心丑闻影响,建议她不要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然而,玛丽得到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支持。爱因斯坦在信中称赞她的才智和正直,鼓励她无视流言蜚语。玛丽毅然前往瑞典,1911年12月10日接受奖项,并在颁奖晚宴上与瑞典国王共进晚餐,保持镇定。她的坚韧让科学界重新聚焦于她的学术成就,而非私生活风波。 丑闻逐渐平息,玛丽与朗之万的恋情也告终,但他们保持了职业上的联系。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玛丽暂停实验室研究,投身战时医疗。 1921年,玛丽访问美国,总统沃伦·G·哈定在白宫向她赠送1克镭。1929年,她再次访美,为波兰的镭研究所筹集资金。1932年,她在华沙出席研究所开幕仪式。她的健康因长期接触辐射而恶化,视力下降,需用大号字体书写讲义。1934年7月4日,她在法国萨瓦省的疗养院去世,享年66岁,死因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医生认为与辐射暴露有关。她的遗体被安葬在铅衬棺材中,以隔绝辐射。1995年,她成为首位因自身成就入葬巴黎先贤祠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