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年过八旬的麦克阿瑟突然听到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印度跟中国开战了,得知此事后的麦克阿瑟坐不住了,当即发表了一篇犀利的评论,可谓是一语直戳要害。 要聊麦克阿瑟的判断,先得知道他是个啥样的人。道格拉斯·麦克阿瑟,1880年生在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家里世代从军,老爸还是内战功臣。他从小就泡在军事氛围里,1899年考进西点军校,1903年以全校第一的成绩毕业,直接投身军队。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在法国战场上指挥作战,立下不少功劳。到了二战,他当上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总司令,用“蛤蟆跳”战术打得日本没脾气,最后逼着对方投降。战后他管着日本重建,推民主改革,干得挺漂亮。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他带着联合国军打出名堂,仁川登陆那一下直接扭转局势。不过,他后来想把战火烧到中国,被杜鲁门总统拦住,两人闹掰,1951年他被解了职。退役后,他搬到纽约住下,没闲着,眼睛一直盯着国际局势。这家伙跟中国军队交过手,朝鲜战争里吃了不少教训,所以他对中国的实力心里有数。 1962年10月,中印边境的事儿闹大了。印度觉得自己能行,在争议地区修据点,想往前推。中国这边不干了,直接反击,把边境打得热火朝天。麦克阿瑟在家看到这新闻,估计脑子里立马闪回朝鲜战场。他在那儿跟中国军队硬碰硬过,知道这帮人不好惹。他觉得印度这回是踢到铁板了,压根没掂量清楚对手的分量。 他在朋友聚会上开了口,直言不讳,说印度领导脑子不好使,敢跟中国硬刚就是自找苦吃,还断言中国肯定赢。这话传出去,报纸抢着登,读者议论纷纷。他为啥这么敢说?靠的是几十年的战场经验,尤其是对中国军队的了解。 中印战争开打后,事实证明麦克阿瑟没瞎说。中国军队在喜马拉雅山脉动手,印度那边摆了43个据点,想守住地盘。可没过一周,中国就砸破37个据点,印军直接懵了,跑都跑不及。10月底,中国停了一下,想谈谈,印度不领情。11月中旬,中国再出手,用迂回战术断了印军补给,防线彻底崩了。 11月21日,中国自己宣布停火,撤出部分地方,但阿克赛钦还是捏在手里。这仗打完,中国大胜,印度灰头土脸。麦克阿瑟的预测跟结果一模一样,报纸又把他那番话拎出来夸,说他眼光毒辣,看得准。 退役后的麦克阿瑟住在纽约华尔道夫-阿斯托里亚酒店,日子过得挺滋润。他没闲下来,老爱盯着国际新闻看,尤其是1962年中印战争这事儿,他跟老婆聊了好几回。他那年5月还回了趟西点军校,发表演讲,挺感慨。同年国会给他发了金质奖章,算是对他一辈子成就的肯定。 1964年4月5日,他在华盛顿一家医院走了,84岁。国葬搞得挺隆重,15万人来送他最后一程。他的墓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旁边有个纪念馆,放着他那些勋章和战绩。这老头到死都是传奇。 麦克阿瑟为啥能料到中印战争的结果?一是他打仗打了几十年,眼光毒得很。二是在朝鲜战争里,他跟中国军队正面交锋,知道这支队伍纪律严、韧性强,印度那点家底根本不够看。他还懂地形,喜马拉雅山那地方,补给难、作战苦,印度后勤跟不上,中国却能咬牙撑住。 他不是瞎猜,而是拿经验说话。几十年的战场生涯,让他看问题不光看表面,还能抓住要害。这次评论,他又证明了自己不是浪得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