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年,14岁的高氏被47岁康熙一连宠幸7天。这一晚,康熙又翻了她的绿头牌,李德全“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皇上,您今天要不要换个人?”康熙仰头喝光一杯鹿血酒:“废什么话?就是她!”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康熙皇帝坐龙椅的时间比谁都长,足足六十一个年头。 这位老爷子年轻时候确实有两把刷子,把国家治理得挺像那么回事。 可人老了就容易犯糊涂,特别是家里头儿子们争皇位那档子破事,搞得他脑瓜子嗡嗡的。 今儿个咱们要说的,是他后宫里一个姓高的江南姑娘,这女人的命啊,就跟坐了过山车似的。 高家姑娘打小在江南水乡长大,她爹是当地有名的文化人,专门教人写毛笔字的。 这姑娘从小泡在书堆里,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往那一站就跟别的满族姑娘不一样。 要说她怎么进的宫,那还得从康熙四十年说起。 那年她才十四岁,水灵得跟刚摘的嫩黄瓜似的,老皇帝一眼就相中了。 要说康熙老爷子那会儿也是真稀罕这姑娘,连着七天翻她的绿头牌。 伺候皇帝的太监都看不下去了,偷偷劝皇上换个人,可老爷子偏不。 这新鲜劲一上来,就跟小孩得了新玩具似的,恨不得天天揣怀里。 没过两年,高氏就生了个大胖小子,可这孩子没福气,刚会叫娘就夭折了。 后来又连着生了俩,结果还是只活下来个老幺,就是后来的皇二十子胤祎。 说来也怪,自打胤祎落地,康熙对这娘俩的态度就跟换了个人似的。 原先恨不得捧手心怕化了,现在倒好,十天半个月都不带瞅一眼的。 要说是孩子生多了烦心吧,可宫里哪个妃子不是生了又生的? 这里头到底有啥弯弯绕,史书上也说不清楚。 那时候康熙家里头正乱着呢。 大儿子胤禔被圈在院子里出不来,太子胤礽更惨,当了两次太子又被废了两次。 老爷子看着儿子们斗得跟乌眼鸡似的,心里头那个憋屈啊。 也不知道哪个缺心眼的给皇上出主意,说多找几个年轻姑娘能解闷。 好家伙,后宫里光是记了名的妃子就有六十七个,没名没分的更多得数不过来。 可这花花绿绿的姑娘堆里,康熙愣是找不着个能说掏心窝子话的人。 高氏这时候就尴尬了,虽说给皇上生了儿子,可到死都没混上个正经名分。 等到雍正爷登基,才勉强给了个"皇考秀贵人"的称号。 要搁现在话说,这就是个安慰奖。 她那儿子胤祎更倒霉,有回装病不去给祖宗上坟,让雍正逮着机会一撸到底,直接从王爷降成普通公务员。 打那以后,娘俩就再没见过面。 您要觉得高氏这事儿算惨的,那您可小看清朝后宫了。 宜妃娘娘够厉害吧? 康熙活着时候多风光,雍正一上台直接给撵出宫去了。 惠妃更惨,生的皇长子被亲爹圈禁到死。 还有那个荣妃马佳氏,生了五个儿子就活下来一个。 这些女人呐,就跟御花园里开的花似的,看着漂亮,风一吹就散了。 康熙老爷子晚年也是糊涂,又是喝鹿血酒又是天天翻牌子,看着是龙精虎猛,其实就是在逃避现实。 九子夺嫡那摊子烂事,说到底还是他自己没教好儿子。 可这苦果到头来还得他自己咽,那些年宠过的女人们,十个里头有九个连名字都没留下。 高氏还算运气好的,好歹在史书上留了个"襄嫔"的名号。 要说这当皇帝的女人,表面看着光鲜,背地里都是黄连水泡的。 高氏年轻时候得宠那阵子,估计也做过白头偕老的美梦。 可帝王家的感情比六月天变得还快,头天还把你当心肝宝贝,转头就能把你忘到后脑勺。 她晚年守着冷宫过日子,天天靠读书打发时间,活到六十五岁才咽气。 要我说啊,这深宫大院看着金碧辉煌,其实就是个镶金边的鸟笼子。 康熙爷这辈子功过咱不好评说,可对待家里人这事上确实差点意思。 治国平天下他行,治家教儿子是真不在行。 那些跟着他的女人们更惨,得宠的时候天天提心吊胆,失宠了又活得不如奴才。 所以说啊,甭管多大的荣华富贵,到头来都是过眼云烟。 高氏的故事,不过是紫禁城万千悲剧里头的一个小插曲罢了。 对此您怎么看呢? 主要信源:(《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