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之战,输家越来越多,韩国如今是最恐慌的,为什么呢? 韩国原本以为靠着FA-50轻型战机在国际军贸市场上赚得盆满钵满,结果一场印巴冲突直接把自家“饭碗”砸了个稀巴烂。 据韩国国防采办项目管理局(DAPA)数据,韩国FA-50此前在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埃及、伊拉克、波兰等国一口气卖出200多架,订单金额超过60亿美元。 可现在倒好,全球买家全扎堆往巴基斯坦跑,说是“取经”,其实就是去亲眼验证中国武器到底是吹出来的还是真有两把刷子。 经历了“5·7空战”一役,巴基斯坦直接把中国武器的国际声誉推向顶峰,阿根廷、泰国、埃及等国纷纷派出代表团考察歼-10CE生产线。 反观韩国FA-50,虽然号称“性价比之王”,单价约3000万美元,但其性能短板在对比中暴露无遗。FA-50本质上是T-50教练机的改进型号,仅配备机械扫描雷达,空战能力有限,作战半径不足500公里,武器载荷也远低于歼-10CE。 更要命的是,韩国军工严重依赖美欧技术,FA-50的F404发动机、雷达系统等关键部件都需美国批准出口。2025年5月,波兰就因美国国会未批准零件出口,导致36架FA-50PL的交付时间推迟一年半。 埃及原本计划采购100架FA-50,但在目睹歼-10CE的实战表现后,已开始重新评估订单,转而与中国洽谈引进歼-10CE的可能性。 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数据,2018-2022年韩国武器出口额占全球2.4%,排名第9,而中国武器出口份额正从5%猛增至15%。韩国军工企业利润率仅6.1%,远低于民品业务,且高度依赖波兰等少数大客户的订单。 如今,中国武器凭借“实战验证+体系化输出”模式,正在从东南亚到中东的市场上全面挤压韩国份额。例如,泰国空军因主力机型老旧,正考虑用歼-10CE替代部分FA-50;马来西亚也在评估采购中国“翼龙”无人机以补充防空体系。 更让韩国恐慌的是,中国武器不仅性能碾压,还能提供“技术-战术-贸易”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 巴基斯坦军队使用中国ZDK-03预警机、电子战系统和无人机蜂群,构建了“天罗地网”式作战体系,直接瘫痪印度S-400防空系统。这种成体系的作战能力,正是韩国FA-50这种单一平台无法比拟的。 沙特、埃及等国已明确表示,要复刻巴基斯坦的“中国战法”,这意味着韩国军工未来可能连售后服务市场都保不住。 面对这场危机,韩国虽然紧急启动单座型FA-50研发,试图通过降低成本挽回市场,但专家分析,这种修修补补的策略难以扭转颓势。毕竟在歼-10CE单价仅4000万美元、性能全面领先的情况下,所谓“性价比”优势早已不复存在。 而随着中国武器的一战封神,韩国FA-50的订单恐怕只会越来越少,这场由印巴冲突引发的军贸市场地震,最终可能让韩国军工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对此,你又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