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建成“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92家,开展夜托、融合托育、小月龄托育...... 杭州拼起婴幼儿养育照护幸福拼图

在幸福杭州的“拼图”中,0—3岁婴幼儿是不可或缺的一角。

截至去年底,杭州建成并通过市级验收“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92家;培训养育照护师资3519人次;开展养育照护活动14618场,惠及86960组次家庭。

2024年,西湖区北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了“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我们去中心看了看。

社区新建“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

为婴幼儿早期筛查多上一道“安全锁”

2024年10月,对医生朱万君来说,变化很大。西湖区北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开出了“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她也从围产保健科转岗到儿保科,成为一名儿保医生。

2周岁的乐乐(化名)来到中心体检,在监测生长发育时,朱万君发现孩子语言发育相对落后。

“这怎么办呀,医生,孩子还那么小......”乐乐奶奶的眼泪“唰”地掉下来,无法接受孩子生长发育偏离的事实。

朱万君感受到家长的痛心和无奈,给家长递过去纸巾,开导她,“孩子潜力都很大的,乐乐这个阶段正处于语言发育的爆发期,及时干预很重要。”

乐乐转诊到了杭州市妇幼保健院,经过语言S—S评估后,提示是语言发育迟缓。目前,乐乐在市妇幼保健院做语言康复治疗,每周两次。每次1小时。经过2个月,乐乐的语言发育进步明显。

“还好发现得早!”朱万君说,识别婴幼儿发育偏离,对一个儿保科医生来说很关键。

在朱万君小的时候,家家户户的孩子在玩耍中成长,在冲突中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现在邻里之间的连接变少了。“加上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小宝宝,如果孩子在家里与父母也不进行一些互动游戏、玩耍,不仅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可能产生一定影响,也可能会使孩子不知道如何处理冲突等问题。”她说。

早期筛查出来、早干预。“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相当于为婴幼儿早期筛查多上了一道“安全锁”。

“医育结合”搭建养育照护平台

“朱医生,这周的养育照护活动啥时候开?”

对于朱万君来说,担任“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的儿童保健医生,还有一项重要工作——一周两次的养育照护活动和一周一次的婴幼儿营养膳食厨房课堂。

在“善育在杭”平台,可以查看到养育照护活动的信息。“我们会在平台上架活动预告,之后会将通知发给辖区所在的群里。家长有需要的话可以即时预约,之后按时来参加就好了。”朱万君介绍。

最开始,不少家长心里还犯嘀咕:不就是玩儿吗?在家不也一样,干嘛非送到这里?

“其实我们提供的是科学养育照护知识。通过各种亲子小游戏,帮助家长掌握更多育儿知识,提升育儿理念。”比如,孩子两到三岁是精细动作发展的关键期,精细动作包括手的技巧、动作灵活性、手眼协调、双手配合等方面。可以通过让孩子自己端碗、吃饭、穿衣服、扣扣子等来练习手的抓、握、捏、转等。

朱万君也建议乐乐的家长带孩子参加中心的活动。几次活动后,乐乐奶奶兴奋地分享到,乐乐进步不少,也开朗了很多。以前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现在会说简单的词语了。“其实不单是孩子,我们家长也学到不少。”乐乐奶奶说。

口碑传开了,一来二去,咨询养育照护活动的家长也变多了。每周两次,每次有5—10组家长和孩子参与。中心所在街道是老小区,小区里婴幼儿比例不高,带孩子的也大多数是祖辈。“养育照护活动实际上是搭建了一个孩子与孩子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交流亲近的平台。”朱万君表示。

夜托、小月龄、融合托育......

杭州“小伢儿”的成长有更多保障

刚转岗到儿保科,朱万君也有很多不适应,“一切都要从头学起”。而就在中心成立不到一个月,市里就举办了一场为期五天的杭州市婴幼儿照护服务从业人员规范化培训。

“培训包括儿童保健的知识,这在我们平时门诊时也有应用;还有一部分是关于婴幼儿游戏和养育相结合的知识,比如怎么和小宝宝做游戏,促进孩子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与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还包括‘一日照护’,现在小月龄的孩子也可以入托,针对小月龄宝宝,如何指导家长更科学地进行照护,也是培训重点教授的内容之一。”朱万君表示,这次培训为了她“下了一场及时雨”。

杭州市临平区优优托育园园长汪继娟也参与了培训。“这些培训对于规范保健员、保育员、儿保医生、康复医师等师资队伍很有必要。”同时,她也希望,更有针对性、专业度和个性化的培训再多一些。

优优托育园在2024年9月在全省率先推出夜托“智慧+”服务,在晚上5点半到凌晨12点提供夜托服务。杭州是人才流入型城市,夜托的出现解决了不少年轻“上班族”爸妈的难题。

同时,园区还依托妇幼保健院的专业资源优势,为发育偏离幼儿打造“筛查-康复-托育”系统化医育结合服务。

“我们累计收托了5名不同类型的发育偏离幼儿,平均入托时间3个月,经评估发育偏离程度明显改善,基本达到同龄幼儿的平均发育水平。”汪继娟表示,接下来,园区还想在融合托育和夜托方面更进一步,比如延长夜托时间实现24小时托育,以及增加发育评估指导服务的频次等等。

在经过了几次培训后,朱万君也更有信心。“所谓‘医、防、护’的理念,就是要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全方位的保障。而要做到这一点,我相信是通过每一个中心的建设、每一次师资培训、每一场养育照护活动的开展,逐渐深入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