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近期在与中国的高铁合作中反复强调技术转让要求,这种迫切态度与其对待日韩企业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说白了,越南这次在高铁合作中对技术转让的执着,就像个精明的买家在菜市场挑西瓜,既要敲得响,还得看准了再下手,只不过这次他们对中国和日韩的态度活脱脱上演了一出"双标"戏码。 看看越南这二十年来对日韩企业的态度,简直像极了追星族,三星在越南投了180亿美元建厂,丰田的组装线开到了河内,可核心的芯片技术、发动机工艺,越南人连边都没摸着。 数据显示日韩在越投资超过3000亿美元,但关键技术始终牢牢攥在别人手里,有意思的是越南对这些似乎习以为常,反倒是对刚进场的中企,开口就要"技术大礼包"。 这种差别对待背后藏着越南人心里的小算盘,一方面他们摸准了中国在基建领域的技术已经走到世界前列,特别是高铁技术从设计到施工的全套能力;另一方面,或许觉得同属发展中国家,中国更可能松口技术转让,透着股实用主义的精明劲儿。 但技术转让从来不是单行道,越南想要"师夷长技"可以理解可技术积累就像种庄稼,得先翻土施肥才能指望丰收。 中国的高铁技术也是从引进消化到自主创新,一步步走过来的,现在越南既想快速通车又要全套技术,这胃口确实不小,说到底合作讲究的是互利共赢,光想着"空手套白狼"这生意怕是难做长久。 这事儿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国际合作中,实力才是硬道理。越南的"技术焦虑"恰恰证明了中国制造的进步,但真正的技术话语权永远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 与其纠结别人的态度,不如埋头把自己的技术护城河挖得更深些,毕竟当你手握别人不得不求的技术时,谈判桌上的主动权自然就到手了。 信息来源:越南总理:支持中国电建对越铁路投资经营方针,鼓励中企入局——界面新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