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短期内重构战略所隐含的代价【极氪退市换吉利 “合一”,吉利重构资本版图】所谓的战略是全盘和长远的规划,而策略则是以具体的措施和方法来服务于战略规划,正确的战略需要有效的策略来落实,而有效的策略也需要合理的战略作为指引,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以这个视角来看现在国内的汽车行业,在竞争态势依然激烈,且行业格局处在洗牌进行阶段的大环境下,一家车企往往不会在短时间内轻易改变其既定的战略方针。一旦短期发生了战略性调整,意味着在这一事物的推进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某种意想不到或是意料之外的问题。
这要么指向的就是战略上的正确性,要么对准的就是策略上的有效性,别无其他。
今年 5 月初,吉利宣布回归 “一个吉利” 战略,这是其在今年初宣布的 “两横七纵” 战略中针对 “两横” 汽车业务主体(即上市主体吉利汽车集团和极氪科技集团)的框架结构大调整。
尽管这一调整依然符合去年吉利 “台州宣言” 中聚焦战略整合的内容纲领,但在不到半年时间里,由 “两横” 到 “一个吉利” 的变化背后,大概率隐含着上述所展现出来的——在实际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梗阻。
这可能意味着吉利原定的战略发展目标与现实的落地情况之间存在一定的出入,导致吉利需要重新在战略层面上根据实际的策略结果来进行战略重构。
而战略上的重构,往往也有着对应的代价。
这篇文章所要讨论就是,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吉利在短时间内进行战略调整,这一调整的代价又是什么?
大概率,这就要聚焦到极氪整合领克的目标和结果上。为了让极氪收购领克能够呈现一个完美的整合效果,吉利或许需要在港股和美股中做出战略选择,这一过程不仅会让吉利付出时间和资源上的投入成本,还将面临其所持吉利汽车股权被进一步稀释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