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379年,朱元璋惊悉宰相胡惟庸毒死了刘伯温,右丞相汪广洋知情不报,被朱元璋赐死

1379年,朱元璋惊悉宰相胡惟庸毒死了刘伯温,右丞相汪广洋知情不报,被朱元璋赐死。随后,汪广洋之妻选择上吊为夫殉情。朱元璋听闻后大受感动,本想厚葬此女,但得知她身份后却怒杀3万人!1356年,朱元璋率军攻下南京,康茂才见大势已去,带着3000兵将投降。朱元璋冷笑道:“3次都让你侥幸逃脱了,你杀我数千将士,如今还有什么好说的!”康茂才镇定自若地说:“当时各为其主,如今却是天命。” 在明朝初年的权力迷雾中,信任崩塌,血腥四起。1379年,朱元璋发现宰相胡惟庸竟毒死了智囊刘伯温,而右丞相汪广洋知情不报,结局令人胆寒。一场殉情悲剧本让皇帝动容,却因一个隐秘身份引发三万人的丧命。 朱元璋的故事是个传奇,从乞丐到皇帝,他靠着一股狠劲儿和一群能人打下了明朝江山。1368年,他推翻元朝,定都南京,成了洪武皇帝。可这江山稳下来后,他开始疑神疑鬼,怕那些帮他打天下的功臣反过来威胁他。于是,清洗开始了,手段一个比一个狠。1379年的事儿,就是这血腥篇章里最炸裂的一页。 那会儿,朝堂上风云变幻。胡惟庸当了左丞相,手握大权,底下拉帮结派,野心膨胀得藏都藏不住。刘伯温呢,是朱元璋的军师,脑子好使,被人比作诸葛亮。他1375年死了,官方说是病死的,可民间早就传开了,说他是被胡惟庸下了毒。朱元璋一开始没动静,可能是没证据,也可能是故意放长线钓大鱼。到了1379年,他终于忍不住了,拿刘伯温的死当理由,要收拾胡惟庸。 右丞相汪广洋是个老实人,早年跟着朱元璋出生入死,功劳不小。可惜,他碰上了胡惟庸这么个强势的上司,自己被挤得没啥话语权。朱元璋查刘伯温的事儿时,问汪广洋知不知道内情,他吓得赶紧说不知道。这下可捅了马蜂窝—朱元璋觉得,你当丞相连这都不知道,要你干啥?更何况,朱元璋怀疑汪广洋是装傻,心里有鬼。没多久,汪广洋就被贬到海南,半路上还被赐死了。 汪广洋一死,他老婆陈氏彻底崩溃了。她是陈友谅旧部之女,陈友谅当年跟朱元璋是死对头,输了鄱阳湖大战后死了,家眷大多成了官奴。按规矩,陈氏这种身份只能嫁武将,可汪广洋是文官,娶她本来就不合规矩。陈氏对丈夫感情深,听说他死了,直接上吊自杀,打算陪着他走。这事儿传到朱元璋耳朵里,他先是挺感动,心想这女人真够义气,准备给她办个隆重葬礼。 感动归感动,朱元璋还是派人查了陈氏的底细。这不查不要紧,一查吓一跳—她居然是陈友谅的人!朱元璋立马翻脸,觉得汪广洋娶这么个女人,摆明了是欺君,还可能是胡惟庸搞的阴谋。他越想越气,干脆把胡惟庸的老底翻出来查了个遍。1380年,胡惟庸被定了个谋反的罪名砍了头不说,还连累了一大堆人。从那之后,朱元璋下了狠手,搞了场大清洗,三万多人掉了脑袋,连李善长这种老功臣都没逃过去。 这还不算完,朱元璋干脆把丞相这个职位给废了,六部直接向他汇报。从此,皇帝的权力再没人能掣肘。可这三万条命,到底是冲动还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有人说,朱元璋是借机立威,也有人觉得他是真怕了,怕再来个胡惟庸。 往前翻二十多年,1356年的事儿也能看出朱元璋的另一面。那年,他带兵攻下南京,算是迈出了当皇帝的关键一步。元朝守将康茂才扛不住了,带着三千兵投降。康茂才之前跟朱元璋打过好几次仗,每次都溜了,还害死了不少明军。朱元璋见了他,冷冷地说:“三次让你跑了,你杀了我那么多兵,现在还有啥话说?”康茂才倒挺冷静,回了一句:“以前各为其主,现在是天命。”朱元璋听完没吭声,最后还是收下了他。 这事儿挺有意思。早年的朱元璋还能忍,能收,像康茂才这种对手都能放一马。可到了晚年,他的心态完全变了,变得谁都不信,谁都敢杀。康茂才说的“天命”,听着玄乎,可后来朱元璋的所作所为,真像是信了命,却又不甘心让别人来定自己的命。朱元璋的狠,不是一天养成的,是从乱世里爬出来的经验。可这经验用过头,就成了猜忌和杀戮。他建了个强盛的明朝,却也留下了让人唏嘘的血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