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22日讯“青岛地铁我要爱你一辈子了!”临近毕业季,一位大学生在社交平台的真情“告白”引发热议。事情起因是这位异乡学子在6号线赵家庙站,拖着笨重行李步履维艰时,工作人员主动上前“抢走”大件背包扛在肩上,并联动换乘站王家港站完成“爱心接力”。整个过程无缝衔接,全程帮扶,让这位学生眼眶泛红。
这一幕被上传网络后,#女孩毕业离开青岛坐地铁时决定留下#的话题也迅速登上微博同城热搜。而工作人员那句质朴的“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更如春日暖阳般照进千万网友心间。
“真正的双向奔赴!”社交平台上,网友们的留言满是感动。有通勤乘客分享:“每天都能看到工作人员帮坐轮椅的乘客上车,送老人出地铁口,甚至专门拿着轮椅等需要的人下车……”还有外地游客感慨:“原本是来旅游,却被地铁里的温暖留住了脚步。”
当青岛地铁用“抢背包”的主动、“爱心接力”的默契回应乘客的需求时,乘客也用真诚的点赞与留恋,书写着对地铁的赞美和对这座城市的认可。
双向奔赴的爱有迹可循
这一暖心场景的背后,离不开地铁站务人员与委外安保人员的通力合作、默契协作,更得益于青岛地铁在班组建设带动下对“为人民建地铁、为城市建地铁”初心使命的生动实践。青岛地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现场服务的薄弱环节,通过班组民主自治管理、实施差异化“二次分配”,还定期开展服务技能培训等各类举措,进一步增强一线员工主动服务乘客意识,让“服务无止境,关爱有真情”服务理念成为全员共识,为市民乘客带来更优质的服务与关怀,让每一次出行都能实现双向奔赴。
地铁编织城市温情密码
在加速成网的十余年间,青岛地铁始终坚守“畅达幸福”品牌理念,织就城市幸福交通网络。温馨的母婴室、全程贯通的无障碍通道、清晰明显的导向标识,让乘客每一次出行都充满尊重……从全程陪伴“轮椅公主”李子萱顺利出行,到赤脚蹚水在暴雨中为乘客指引前进的方向;从深夜12点给乘客送回遗失背包,到石老人浴场站凌晨两点为跨年游客提供热水和休息场所……这样暖心的故事数不胜数。
“五一”假期,青岛地铁更是增加休息凳数量,推出拾遗物品快递邮寄服务,配备无障碍折叠垫板,提供热水与便民行李车……通过一系列暖心服务,青岛地铁让高速运转的地铁线网始终带着“人情味”,编织着属于这座城市的温情密码。
当毕业季的迷茫与地铁里的温暖相遇,#女孩毕业离开青岛坐地铁时决定留下#的热搜,无疑是对青岛地铁“人情味”的最有力回应。或许对于那些即将离别的身影而言,青岛地铁早已不是归途中的驿站,而是让心驻足的理由。因为在这里,温暖从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城市与市民之间,永不褪色的双向奔赴。
未来,青岛地铁将继续用每一次主动的“抢背包”、每一场接力的温暖,为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绘就更美好的幸福画卷。(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周建亮通讯员刘珊王子凌王潞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