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恐怕没有第二个皇帝有李世民那么有魅力。这个人文治武功,哪一样都能拿得出手。更为厉害的是李世民的武功也是极好的,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作为名将他可以单挑可以带兵,作为君主他能把国家治理好,这样的人物真的是不可多得。 李世民有才,老爹李渊对他很不放心,于是就把秦王府的著名将领全部抽调,到边疆上御敌。本来能组成好多打麻将的,现在连斗个地主都凑不成桌。李世民郁闷,老大李建成与老三李元吉又对自己虎视眈眈,整天磨刀霍霍。李世民一恼,索性发动了著名的“玄武门政变”,把老大和老三全部卡擦了。不仅如此,还逼迫老爹立自己为皇太子,甚至让父亲下诏让自己做皇帝。 老爹也没有办法,真不知道这李二咋这么楞。李二这一顿操作,不知道是谁发的朋友圈,让草原上的突厥颉利可汗感到有机可乘,于是带领大军南下,甚至要夺取长安。李二一边让门神尉迟敬德前去讨逆,一边准备登基大典,对于突厥大军的到来,一点没有放在心上。尉迟敬德一战成功,杀死了对方一千多士兵,但这无济于事,毕竟突厥十几万人。危急关头,李二亲自披挂上阵,单人独骑来到战场上,与突厥对峙。李世民手指颉利可汗破口大骂,也真邪性,颉利可汗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李二那一张破嘴,于是低下那并不高贵的头颅,而且心甘情愿地和李世民签订了互不侵犯的盟约。这个事件也被称为渭水之盟。看看李二,再看看大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如何在白登被人包围,此时此地,与当时的大汉朝非常相似,可惜大唐朝的皇帝不是刘邦。 尽管如此,渭水之盟仍然是李世民心中的痛,小小的草原之贼竟然敢到中华大国腹地兴风作浪,君子报仇,三年不晚。利用外交手腕,在突厥国内招降纳叛,挑拨离间,引导突厥附属部落在后方攻击突厥人。 唐朝的策略十分奏效,原本就根基不稳的东突厥汗国众叛亲离,突利可汗以及薛延陀、回纥等部落背叛颉利可汗,投靠了大唐。屋漏偏逢连夜雨,突厥突然遭遇了百年不遇的雪灾,人畜大量死亡,此时不灭胡,更待何时? 这种情况下,李二派遣李靖为主帅,带领李靖、李勣、柴绍、李道宗、卫孝节、薛万淑六路出击,共计十余万人,向东突厥发起猛攻,颉利可汗一路狂奔,可是不管他跑得有多快,只要稍微停住脚歇息一下,就会发现前面正好有大唐的军队在等着他。唐朝军队好像有导航,颉利可汗怎么逃都逃不掉。第二年,颉利可汗在只身逃往大漠深处时被唐朝行军副总管张宝相擒获,送到长安。没错,这就是颉利可汗第二次来长安。不过这一次可有点惨,他身边基本上没有可以带的兵。李二历数他的五条大罪,然后吩咐把颉利可汗包养起来提供给他吃住。 几年后,太上皇李渊过生日,置酒于故汉朝的未央宫,李二、颉利可汗以及多国君主都有参加。李渊一时高兴,当场命颉利可汗跳胡旋舞,又命南蛮酋长冯智戴赋诗。李渊兴奋道:“汉朝时,胡人和越人都是华夏大敌,如今胡、越已成一家,真是古今未有的盛世啊!”至此李渊与儿子李二之间的不快也一笑泯恩仇,因为他清楚地知道李世民不仅仅是他的儿子,更是千古一帝。 做皇帝做到李世民这个份上,可以说是万民称颂。当时文官们兢兢业业,大臣们如房玄龄杜如晦治理国家都是一帮好手,投降过来的魏征对李世民的过错又经常当面指责,有一次李二手里正拿一只鸟玩,碰到魏征,魏征看见了,君臣彼此心照不宣,但都没有明说。李二顺手把鸟放在袖筒里,魏征就和李二不长不短的唠嗑,等到魏征感觉到李二的鸟已经快死翘翘了,也就借故开溜了,等到李二把鸟拿出来一看,果然八分熟了。心里又气又乐。当皇帝当成李二这样,想玩也不能放开玩,可算是憋屈到家了。可在李世民的治下,文官们勤勤恳恳,武将们忙于攻城略地,在唐朝大将们谈论你不把人家的国给灭掉,那都不能叫名将。 下面看一个单子,李二时代的部队有多猛,贞观四年灭东突厥刚才说了。贞观九年,唐太宗命大将李靖、侯君集等出兵吐谷浑,将吐谷浑王庭摧毁,吐谷浑从此归降大唐。贞观十四年,唐太宗命侯君集出兵高昌,西突厥不敢帮忙,高昌遂投降。646年命李勣前去灭薛延陀,北方遂平。647年,中天竺新国王即位对大唐国极为不友好,大唐使者王玄策便借来吐蕃、泥婆罗军队直接将中天竺给灭了。李二没派出去一个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