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5年8月,毛主席在重庆祭拜孙中山先生时,突遭戴季陶讽刺:“怎么,共产党的主

1945年8月,毛主席在重庆祭拜孙中山先生时,突遭戴季陶讽刺:“怎么,共产党的主席,也拜国民党先总理?不是一家人,倒是拜起同个祖宗来了!”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号角响彻云霄。在中国大地上,人们放眼望去,期待的是一个和平的新时代。然而,历史的车轮总是沿着复杂的轨迹前行,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国共两党之间的博弈悄然拉开了序幕。 蒋介石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前往重庆谈判,表面上看是和平建国的诚意,实则暗藏玄机。对此,远在延安的毛泽东早已洞若观火。在离开延安前的会议上,毛泽东分析道:"现在国家已经进入和平建设阶段,我们的新口号是和平、民主、团结,但是不要忘记,蒋介石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可能消灭共产党,所以我们要在和平的条件下学会斗争。" 1945年8月28日下午3点37分,毛泽东一行乘坐的飞机稳稳降落在重庆九龙坡机场。毛泽东身着灰蓝色中山装,头戴一顶白色礼帽,从机舱中走出,向欢迎的人群挥手致意。中外记者争相拍摄,闪光灯此起彼伏,宛如明星驾临。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忍不住感叹:"毛泽东,这像极了好莱坞啊!" 当晚,蒋介石为毛泽东准备了一场隆重的晚宴。宴会现场庄严肃穆,中央悬挂着孙中山的巨幅肖像,象征着国民党对"国父"的尊崇。当毛泽东进入大厅,一眼就看到了孙中山的画像,他二话不说,走到画像前,深深鞠了三躬。 正当毛泽东第三次鞠躬起身之际,国民党右派代表、蒋介石的得力智囊戴季陶冷冷地嘲讽道:"共产党的主席,怎么拜我们国民党的先总理?"言外之意是质疑共产党与国民党先总理有何渊源可言。 面对戴季陶的挑衅,毛泽东不慌不忙,头也不回地回应:"当然要拜,你我本是一家人啊!"一句话将在场众人震住。随后,毛泽东转身面向众人,声音铿锵有力:"中山先生早年创立同盟会,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所有从封建帝制下挣脱束缚的人们,都应该永远感谢中山先生!而我正是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时,得到了中山先生的亲自教诲,直到现在依旧牢记心中,不敢忘却。" 接着,毛泽东走到戴季陶面前,微笑着提醒道:"戴先生,相信您一定记得中山先生当年亲自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从那时起国共便是一家,戴先生又何出此言呢?" 此言一出,全场寂静,继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毛泽东的政治智慧和宽广胸襟,不仅化解了一场潜在的外交危机,更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爱好和平、反对内战的共产党形象。 谁能想到,在那个充满火药味的晚宴之后,毛泽东会主动拜访曾经当众嘲讽他的戴季陶?这看似平常的一步棋,却暗藏着深意。毛泽东早在前往戴季陶住所的桃园前,就对工作人员说过:"我们不能只拜访国民党左派,还要拜访国民党右派。虽然这些人是反共的,但国民党现在是右派当权,我到重庆来就是为跟蒋介石谈判,只有同国民党当权派的核心人物接触,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判准他们的要害。" 戴季陶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年轻时的他才华横溢,参加同盟会后追随孙中山四处革命,曾担任孙中山的秘书。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戴季陶在日本留学期间与房东女儿重松黄金有染,留下了一个非婚生子。面对这一困境,是蒋介石伸出了援手。"你就别管那小孩了,我帮你照顾。"蒋介石把这个孩子交给了自己的姚冶诚抚养,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蒋纬国。正是这段往事,让戴季陶与蒋介石结为异姓兄弟,并在政治上紧密配合。 当毛泽东抵达桃园时,戴季陶表面上客气有加,心里却极度紧张,回想起自己在宴会上的出言不逊,心中不免忐忑。更让他意外的是,蒋介石也"恰好"出现在桃园附近。于是,一场历史性的会面在竹林步道上展开了。 蒋介石先打破沉默:"润之,不妨在重庆多转一转,多待几天。" 毛泽东没有直接回应,而是反客为主:"蒋先生不妨到延安坐一坐,看一看人民过的是什么日子,人民想要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蒋介石略显尴尬,转而道:"润之,不要另起炉灶了,一起干吧!" 毛泽东叹了口气,直截了当地回应:"如果蒋先生给人民一条活路,又何必这么折腾呢?" 随后的日子里,毛泽东在重庆不仅参与谈判,还拜访了宋庆龄、冯玉祥、柳亚子、黄炎培等各界知名人士,不仅展示了共产党的开放姿态,更在国际舆论场上树立了良好形象。这一时期的交往,让更多人了解到了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对国家未来的构想。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四年后的中国已面目全非。1949年初,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全面溃败,蒋介石被迫下野,准备前往台湾。他邀请戴季陶同行,却被戴季陶一口回绝:"余愿回四川老家,伴父母于九泉,尽人子之责。"戴季陶对身边秘书说:"国军难以守卫西南,四川必为共产党所得,他们不会放过我,我也不甘当阶下囚。"